通过我的努力,使村里的干部和村民认识了远程教育,使远程教育的作用得到了发挥,我觉得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每当和这些孩子们一起看着他们开心的闹着、笑着,我的心就像被阳光照耀着非常温暖。
通过我的努力,能带给他们快乐,并给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乐趣,我觉得很值。
农村工作虽然艰辛繁琐,但是能够锻炼自己,我既然选择了他就无怨无悔。
——摘自彭丽妃日记
2007年9月,彭丽妃有幸成为了“大学生村官”这一特殊群体中的一员。半年的时间,她慢慢地适应着这里的生活,体会着农民的艰辛,感到了他们的热情和朴实。
刚到仁寿县促进乡天仙村,她就被安排负责远程教育工作,虽然熟知电脑知识,可面对远程教育工作的千头万绪,她还真有点无从下手,她无法想象在贫穷落后的山区实施远程教育是怎么样的情景,如何才能真正让干部经常受教育,让农民长期得实惠。了解远程教育基本情况成了她的第一任务,她用很短的时间翻阅了远程教育方面的文件,及时了解了本村及整个乡的远程教育分布和实施情况,还和邻乡邻村负责远程教育的人员取得联系,向他们询问、学习关于这方面的工作问题。
情况了解之后,她开始真正的进入工作:每天坚持开机下载课件;对课件做好详细的记录和整理归类。这时,在对课件整理归类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很有利用价值,非常实用的课件。针对天仙村课件资源利用效果差,每月只是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群众几乎没有参与到其中等一些问题。她向村委班子提议一定要改变现在这种资源浪费的局面,于是决定组织一次能让老百姓也参与其中的远程教育学习。
村委会干部都很支持她的这个想法,为了保证能成功的办成,他们都帮忙着宣传她这个“大学生村官”要开办的第一次活动。她走村入户,大量的了解村民们的需求,根据天仙村以种植业主的实际情况,从课件的实用性出发,加强收集与整理这方面的资料,丰富教学资源。她做了很多的准备,期待着日子的到来。
有了一次成功经验,在接下来的远程教育工作中。她更加的努力争取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为了让村民学到知识,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站点的作用,她不定期的组织村民参加远程教育操作培训。
她通过远程教育为老百姓提供技术咨询,让村民们能迅速了解农副产品的市场动向和销售信息。她还把天仙村的“清见”水果等一系列信息发布到网上,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远程教育网络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使村民的求知致富的欲望变得强烈起来。
想要真正的融入农村,彭丽妃知道要在思想感情上同村民融为一体,首先用真心换真心,给群众真正的关怀,用实际行动融入到村民中去。
以农业为主的天仙村,每年都有大量的群众在外打工,而留在家里的人群,几乎都是老、幼、妇、弱。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这些特殊人群的关爱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天仙村有30多名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们不象其他孩子有父母关心、爱护,可以享受家的温暖。于是,她经常利用空闲时间经常的到这些孩子家里到学校,去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还帮助一些学习上有些吃力的孩子辅导功课。
除了帮助他们的学习、照顾他们的生活外,一有时间就和他们聚在一起。除了照料这些留守孩子外,她还定时去看望孤寡老人,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帮他们做一些家务,陪着他们说说话。陈仕富是天仙村的一位留守老人,子女们都外出打工了,由于他年老多病,生活不能自理,一有空,彭丽妃就来和他摆龙门阵,帮忙打扫卫生,收拾衣服。每次老人见她去都很高兴,都把她当亲人看待。
种植业是天仙村的支柱产业,主要以柑桔“清见”为主。于是她就努力学习种植技术,除了从书本、网络中学习外,还向专业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种植大户请教。现在她已经了解了很多关于柑桔的种植管理技术,还可以帮忙指点一二了。
半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过去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当村官,而在工作中彭丽妃已熟悉了、适应了农村的生活,也迅速地投入到了工作中,体会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也深深地被村民的朴实和热情所感动,对于彭丽妃来讲,这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