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地方要闻
大学生“村官”: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当一粒种子
时间:2009-10-28 15:09:55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游侠

――― 2008年起,中组部准备在全国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目的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骨干力量,这既是中央新时期培养锻炼干部的一种途径,也是选人用人的一种导向。

  ――― 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官,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近年来还是第一次。

  ――― 2001年,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全面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计划用10年时间,使每个村级组织都拥有一名以上大学生。

  ――― 截至2007年底,全省已选派14733名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目标。由于实行动态管理,现在仍在村工作的有8676人。

  ――― 几年来,从象牙塔走到田间地头的大学生村干部,带领农民创办经济实体,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增收,在农村建功立业。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更新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摒弃了过去只有到大城市才有发展机会的观念,形成了走向农村、走向基层的成才观。

  ――― 大学生村官,像一粒粒种子,在农村这块沃土栉风沐雨,给农村工作带来了新活力、新思想、新力量。


  持续了七年的试验

  2008411日上午,辽阳市太子河区祁家镇窦双树村村委会,大学生村官杨硕刚走进办公室,就有村民上门求教。

  求助者是村民蔡德顺,他发现自己家的沼气池最近换气不好、气不足,自己试着捣鼓了一阵,没有解决问题,于是找到了杨硕。

  杨硕如今担任窦双树村村党委副书记,工作职责之一就是带领村民进行新农村建设,带领村民研究产业接续发展问题。倡导利用养殖示范基地建沼气池,就是正在推进的一个项目。

  20077月,在杨硕的劝说下,蔡德顺家建起了村里第一个小型沼气池。

  从设计到施工,从联系厂家到争取上级支持,都是杨硕一个人跑。蔡德顺回忆。

  没啥大问题,可能是这一阶段池子满了,没有及时换料造成的。跟随蔡德顺到家后,经过初步诊断,杨硕找到了症结所在。

  别着急,等过两天我给你拿一个抽子,往沼气池投点新料,再把旧料清理清理,就完事了。说这话时,大学生村官杨硕成了一名技术员。

  这小伙,会的技术多着呢。蔡德顺告诉记者,前不久,杨硕又号召村民利用沼液浸种代替用合成农药强滤精浸种。

  用沼液浸种,是一项成熟的技术。打开有关网站搜索,可以找到成千上万条结果。但村里的老百姓不知道,也不敢用,害怕不保靠。于是,今年开春,引进这项技术的杨硕做通了几户村民的思想工作,开始做试验

  当然,我自己也是试验户,家里一亩半地的种子都用沼液浸种。杨硕说。

  作为村主任的得力助手,杨硕今年要带领村民干的事还很多:给村里上净化水设施、新打10眼机井、新建20个沼气池、推广农业新品种……

  要干的事情还很多,每时每刻都挺忙。在杨硕看来,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

  在整个辽宁省,像杨硕一样如今仍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8600多人。

  2001年,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全面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计划用10年时间,使每个村级组织都拥有一名以上大学生。

  截至2007年底,全省已选派14733名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目标。由于实行动态管理,3年期满充实到县(市、区)、乡(镇)机关和再就业的6057人,现在仍在村工作的有8676人。

  持续了7年的实践证明,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干部,是一项成功的试验

  作为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考核部门,辽宁省人事厅欣喜地发现,这批村官经受住了考验。

  辽宁省人事厅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大学生村官有的成为直接参与村里日常管理工作的领导干部,有的成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有的带领村民创办了经济实体,有的成为农业科技推广者和传播者。

  这些在农村第一线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新军有关人士说。

  到农村去试试身手

  在窦双树村村委会门前,看见摄影记者拍照,有村民好奇地询问:干啥呢?记者回答:采访杨硕。”“行,这小伙子没说的。对方说。

  老百姓不会说什么大道理,但事实证明:他选择了到农村工作,村民也接受了他。窦双树村村委会主任、村党委书记刘家义对杨硕刮目相看。

  干了6年多村官,最后能留下来不容易。杨硕总结自己能进入角色的原因:把身子下去,扎扎实实工作,从一点一滴做起,为百姓干点实事,才能让老百姓点头,让别的村干部认可。

  “2001623日,在父老乡亲的信任和支持下,我当选为第七届村委会委员,负责治保、调解、民兵、共青团等方面的工作。简简单单几句话,杨硕的思绪回到了几年前。那时,大学毕业一年的杨硕已经在外闯荡了300多个日日夜夜。

  20007月,从沈阳工业大学毕业后,他到辽宁中泽集团工作,从事产品销售。在回到家乡担任村官之前,他已经成为集团在河南郑州销售分公司的元老。

  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杨硕的人生轨迹。

  20016月,中共预备党员杨硕回到了祁家镇贾双村 2003年并入窦双树村,现为村民组),准备办理转正手续。大学毕业后,他的户口和组织关系一直放在生他养他的贾双村。

  这时,适逢贾双村村委会换届选举,村民都盼着能有个年轻人加入村班子,给村里带来点生机和活力。

  于是,村里一些有威望、年纪大的人找到我,希望我参加村委会选举,带领大家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接到邀请后,杨硕有点动心,又有点犹豫。

  一方面,在中泽集团干了一年,底子打得不错,城市的工作环境、发展空间和生活条件令人向往;另一方面,家乡发展缓慢,农村的贫困时刻牵动着我的心。最后,杨硕想:试试看,如果村民认可,自己就留下来干;选不上,自己仍回中泽集团上班。

  选举结果让杨硕很高兴。全村有选举权的村民1400多人,有超过1000人同意杨硕当村官

  就在杨硕下定决心回村工作时,我省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全面启动。那一年,李春明响应计划号召,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北公营子镇农业站被选派到下三家村任村委会副主任。那一年,大专毕业生张跃被派到黑山县八道壕镇代屯村工作。

  因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许多告别象牙塔的大学生选择了到农村工作。从城里到农村,从学校到田间,从经济文化发达的都市到相对落后的乡村,他们准备在农村这一广阔天地一试身手。

  入门这一课不轻松

  虽然知道农村工作很苦,虽然做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张跃报到的第一天还是强烈地感受到:完成从大学生向村干部的角色转换不容易。

  由于从小在城镇长大,张跃对农村缺乏了解,报到的第一天,代屯村村党支部书记开玩笑似的问她:能分清玉米和高粱苗吗?张跃红着脸说:不认识!

  那一刻,我心里的昂扬斗志没有了,还差点想打退堂鼓。静下心来,张跃意识到,到农村来从事基层工作,不仅仅要抱有热情,更要脚踏实地,从熟悉环境开始。

  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改变贫穷落后的农村面貌,带着这一想法,张跃来到代屯村不久,就主动参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多听、多看、多思考,补适应环境这一课。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