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热点聚焦
从“大学生村官”郑良庆等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启示
时间:2009-10-28 14:28:35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过客


1989
7月,和许多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一样,从豫南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浚县籍大学毕业生郑良庆拎着一袋书籍,带着满脑子的青春****和梦想,迈出了他人生关键的一步。
郑良庆所学的专业是水产养殖,当时这方面的人才市场紧俏。他把落脚点放在了农业龙头企业上,走出校门即被当时的鹤壁市永富饲料公司选中。最初他在在公司负责养殖技术指导,当了两年的公司下属的养猪场的场长。而后几年,有着敏锐的市场观察力的他被公司领导看中,从此他开始跑起了销售和售后服务,走南闯北,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
到村里任大学生村官的事,源自于村里的人来鹤壁找他的一次。
当时响应市、县的号召,浚县小河镇梨园村里1995年开始发展养鸡并建了两个年出栏2000只规模的养鸡场,但由于防疫跟不上,鸡瘟蔓延,村里人束手无策。村干部想起了在外打工的养殖业大学生郑良庆。
郑良庆的到来解决了村里的燃眉之急。这件事也使郑良庆心头一动:此时鸡蛋价格一抬再抬,市场前景十分看好,我何不在家乡投资养殖业带动起一方群众呢? 此后他走家串户,东问问,西看看。第二年,他在村北的空地上,他建了一个2000只规模的蛋鸡养殖场,当年获利七、八万。看到郑良庆满圈“咯咯”叫的鸡,一些村民眼热了,纷纷来“取经”。郑良庆就手把手给他们传授技术,提供指导。经他一点拔,大家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到一年,全村就发展到了七、八户。
群众养鸡的积极性提高了,技术服务显得越来越重要,考虑到这一点,郑良庆又把精力放到了经销疫苗和兽药上。为了鼓励大伙儿养鸡,已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他对暂时资金困难的养鸡户采取赊账的办法,几年来,光赊下的账就有10来万。他还组织成立了蛋鸡协会,为全村的养鸡户提供技术服务,"搞养殖,找郑良庆"成了不少群众的口头禅。
今年4月,全市隆重开展的大学生村官工程得到了浚县县委的高度重视,镇里进行了广泛宣传,印发了上千份的《致全镇大学生村官的一封信》。郑良庆看到了镇里的信,心里翻起了波澜。
当村官无名无利,月薪不过百元,而郑良庆靠养鸡和经销兽药、疫苗,哪一年都能弄上个十来万,面对这两路,郑良庆再次抉择,“我要为村里的群众多办点事”。在大学生村官选拔工作,他以十分优秀的成绩一举通过笔试、面试和考察,走马上任梨园村村委委会主任助理。
郑良庆在村里主抓的是养殖业。村里如何发展,怎样让老百姓尽快富起来,这几年一直考虑这些问题的他自有一番打算:靠发展畜牧业鼓起群众的钱袋子,在发展蛋鸡的基础上,发展奶牛业,建设畜牧专业村。他的计划是与花花牛等一些企业联系,在村里建设奶牛生产基地。镇里实行了副科级以上干部联系大学生村制度,在每月15日召开的例会上,郑良庆将这些想法进行了汇报,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他与著名奶产品企业花花牛公司进行了多次接触,并在村里规划了规模为500头的奶牛场,工作开始有了眉目。
村里的畜牧业要发展好,规划须先行。在他的积极努力下,全村对畜牧业发展进行了整体规划,对村里的蛋鸡养殖规划出专门的区域,对村里的蛋鸡协会进行了规范,并开始着手对鸡蛋进行统一的销售、运输管理。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今春以来又有几户加入了蛋鸡养殖协会,加上以前他带动起来的一大批养鸡户,现在全村成为远近有名的养鸡专业村,养鸡户发展到了90多户,日产鸡蛋10000多斤。
农村工作头绪繁多,在企业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他有群众工作的经验。走访农户,向老同志求教,使原本就有人缘的他与群众的距离更近了。村官头三脚难踢,郑良庆靠着过人的能力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浚县县委十分重视这些大学生村官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县委书记聂玺和主抓这项工作的苗瑞然、李德文等非常些大学生村官的成长。他们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和组织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这些大学生村官的素质。在上周举行的大学生村官经验交流会上,郑良庆激动地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体会,辞掉月薪上千元在深圳的工作的小河镇郝村村委会助理王辉以及辞掉在浚县新北学校任教师的每月800元收入的村官左秀良都作了发言。他们交谈,相互启发,更加坚定了当好村官,带领好群众致富的信心。
“ 农村是广阔的天地,我们些大学生村官能够在这里施展才会,感到人生很有意义。”
(编后语)
我市大学生村官工程的顺利实施,给农村工作带来了新的气象,一批知识水平高、头脑活的“大学生村官”正在逐渐成为农村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和“领头雁”。
到村里工作,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运用自己的本领来带动农民致富。其实他们不仅能够当村官,还可以当农业技术员,创办农业企业,加快农业的产业化……从像郑良庆这样的一批大学生村官身上,我们感到他们确为农村的一笔宝贵财富.
当然,农村工作待遇低,条件差。大学生要到农村去干一番事业,要做好吃苦的准备,需要有一种奉献精神。乡镇的一些负责同志谈到,一些大学生村官开始工作时热情很高,但由于他们对农村复杂的情况了解不足,就未免出现碰钉子的现象,会产生一些情绪,加之农村工作中头绪繁多,个别同志容易产生消极思想,降低工作标准,造成工作的被动,对此,大学生村们有正确的认识并认真加以克服。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环境里更能体现一个高素质人才的价值。农村工作是对大学生很好的锻炼,一大批像郑良庆这样的大学生村官正在农村工作的历练中逐渐成熟,在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也衷心地祝愿这些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这片广阔天地上,写出自已人生的华章,奏出我们这个时代的强音。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