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热点聚焦
网友谈:大学生“当村官”与“卖猪肉”的区别
时间:2009-10-28 14:29:07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贝宜可

金融危机的到来,陡然给本来就严峻的就业形势加重了几许寒气。有关大学生就业难的消息再次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热点。“上海海归硕士20人应聘居委会大妈”、“广州千名硕士竞聘卖猪肉”、“大学生跃跃欲试应聘淘粪业务员”等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报道更是触动了人们敏感的神经,引起舆论哗然。

有评论认为,这是对教育的侮辱,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按照论者的逻辑,高学历者应从事高端行业,低学历者应从事低端行业,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高低应与他受的教育程度成正比。这也是人们在传统就业观念影响下对大学生就业的一种心理期望或职业定位。但我要说,硕士生凭什么就不能卖肉?凭什么就不能当居委会大妈?凭什么就不能当淘粪业务员?

我觉得,在这些人的潜意识当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和职业歧视。在他们的意识当中,人是分三六九等的,职业是有高尚低劣的,只有“门当户对”才符合社会正统。所以,一旦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从事他们眼中的低劣行业,他们就觉得有失身份、地位,是“大逆不道”,发出惋惜或愤怒之声。这恰恰暴露出我们这个社会的评价机制出了问题。

我认为,在一个人人平等、价值多元的社会,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是正当的,不危害社会和他人,只要当事人不说什么,我们又何必“说三道四”?尤其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能有份工作就属不易,我们又何必“站着说话不腰疼”,给严峻的就业形势再吹一股冷风?他们能够自食其力,不给家庭和社会增加负担,这也是莫大的欣慰。再说现在的高等教育,其教育质量早已被世人诟病。不管使出什么手段,考进大学,混一张文凭,没有多少真才实学者也不乏其人。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遭到淘汰的个别所谓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让他们从事低端工作有什么不可以?也算是人尽其才,何必大惊小怪?

在纷纷质疑大学生“俯首屈就”的同时,对于大学生争当村官这一选择,却是一致叫好,认为这是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是一种理性和理智。这就让我挺纳闷,村官是中国行政序列中最低的官,也应归为“低端行业”,按照有些人的观点,高学历者是不应当从事的。不过,这也是很容易想通的,村官大小也是个官。在一个受官本位思想浸**、崇尚权力的国度,没有多少人质疑和谴责是无足为怪的?当然,这也与国家政策倡导和媒体引导有关。

同样是大学生,同样是“基层”就业,当村官与卖猪肉,引起的舆论反响竟如此之不同,这就不能不令人深思。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