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热点聚焦
两方面谈大学生怎样看待“村”和“官”的整体概念
时间:2009-10-28 14:29:0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过客

大学生村官这个时代产物,社会对于其的正面评论和负面评论,一直不觉于耳。就单单大学生村官本身来说,听的最多的是抱怨之声,网上有个帖子说的是大学生村官的烦恼。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

针对大学生村官这个群体粗浅地谈点看法和建议之前,笔者想问问大学生村官们一句话:大学生村官们,你们现在最看重的是还是

村官看重的是还是,表面上只是一个简单的选择,究其实却能体现出大学生村官对自身的判断和定位,能否与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村社基层群众的期望、乃至大学生村官应该体现出的价值相符、相称!

第一个方面,从党和国家的政策、基层人民群众的愿望来看,大学生村官更应该看重村官中的”--扎根基层,服务三农

笔者认为,之所以要选派大学生到最基层的村里挂职,除了是为培养队伍锻炼人才外,出台政策的初衷,还在于希望充满青春朝气的大学生,能够给农村基层干部带来一股清新的血液;希望这些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学子,能够充分利用所学,在信息传播、政策宣传、利益维护等方面,给农民朋友提供很多科技兴农方面的帮助;希望大学生村官能够扎根农村,带动农民朋友发展产业,带动农民朋友增收致富、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个方面,从担任村官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显然更看重的是村官中的”--不仅解决了就业,还是成为公务员之前的一段镀金锻炼。

从很多对大学生村官的反映中不难看出,在选择村官的大学生中,很大部分是因为解决就业。而很多大学生村官之所以对现在的这个不以为然、心不在焉,是因为他们更看重担任村官一两年之后的那个”--成为政府的公务员。所以,他们认为自己到村里不是去负责地履职、甚至奉献,而只是一个程序性的过渡、甚至镀金

此外,由于大学生村官在村里往往都挂有助理或是其他的职务,这让部分年轻气盛的大学生很快就产生错觉,认为自己一下子就成为了农民和村社干部面前的。有了这样的官念大学生村官,到了村里不是深入调研、虚心学习,而是下车伊始就指手画脚、颐指气使--但所发出的看法、提出的建议往往又难以实施。久而久之,在基层村社干部和农民群众对这样的大学生村官产生敬畏的距离同时,感觉理想状态与现实差距甚远大学生村官们也会认为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牢骚满腹、叫苦连天。

正是基于如上的认识和理解,笔者建议不管是大学生村官这个群体本身,还是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使用部门,在对待大学生村官时都不能将断然分开,而是应该将连在一起、构成完整的村官概念。

从第一个方面来说,第一,建议组织部门在选拔大学生村官时,应多考虑从字院校的毕业生中产生。这样的大学生村官更能受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欢迎,因为他们到了村里就能很快地学以致用,结合专业所长直接服务三农;同时因为有事可做,这样的大学生村官在农村里不仅不会无所事事,有时候还会立足现实干出成绩、甚至选择扎根基层。

第二,建议组织部门在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使用、以及村官之后招录为公务员时,尽可能从大学生村官是否真正带动村里产业发展、是否真正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是否真正起到了兴农的作用来考虑,避免部分大学生利用村官镀金、摇身一变为公务员的现象。

第三,建议组织部门在选派大学生村官时尽量保证专人专用。据了解,现在的很多大学生村官根本就没有下到村里,而是半路就被县、镇机关或其他部门截留。如此一来,大学生村官没有到达村、没有实现初衷;农民群众也没盼来当村官的大学生。

从第二个方面来说,第一,建议大学生村官首先要摈弃村念,不要认为到了村里就是刚跳出农门就回到了农村、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相反,要把村官这个位置看成是自己一个新的学习角色,要把农村当成是自己进一步充实、进一步提高的新课堂

第二,建议大学生村官要抛弃官念,不要以为自己是从大学课堂出来的、知识水平文化素质就理所当然地都比普通农民高;不要以为自己到村里来就是当官、就是来管理农民的;甚至,更不要以为因为自己是村官,是官而不是民,到村里来就是不做事的。相反,到了村里的村官大学生应该把自己定位为和普通群众一样的农民,虚心向群众学习农村生产生活经验,深入调查了解农村情况,切实关心农民疾苦,不做漂浮在农民之上的、而要尽快成为和农民打成一片的

第三,建议到了村里的村官大学生不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更不要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在村官位置上屁股还没坐热、还没干出成绩,就想着以后的公务员招录而心猿意马。而应该立足村里的当前工作,脚踏实地、全心全意为村里服务、为农民群众做事!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