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热点聚焦
大学生村官如一颗种子 生根了才能开花结果
时间:2009-10-28 14:30:14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游侠

对于部分大学生不适应基层、感觉迷茫,昆明心灵之约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长马和萱副教授指出,这是成功焦虑症。成功焦虑症是指个人急于成功,一旦不如意,就陷入焦虑、失望、消极悲观等情绪。碰到这种情况,大学生村官自身心态一定要安定下来。在两年或三年的聘任期内,熟悉农村环境至少需要一年半载,这些都要一步一步来。马和萱说,“一颗种子,生根了才能开花结果。同样,大学生村官如果还没彻底融入农村,还没扎根,怎么可能在农村大展身手?”

末了,马和萱指出部分村官身上的不足:急功近利,但又缺乏实干精神,且思想僵化。“比如禄劝那个村官,他觉得农民难接受新知识。其实,他应该找找自己的缺点,是不是自己的建议不够贴心?为什么不自己亲身实践做示范?不能老觉得自己有知识农民没见识,大学生也要改变观念。”

当了村官 不等于进了保险箱

首批选聘的2000名大学生分赴全省农村后,相关部门一直都非常关注他们的工作、生活状态。“从城市里的大学生到农村的村官,暂时的迷茫与失落也是正常的,有一定的磨合期。大学生应该尽快调整过来,投入工作,发挥大学生的优势,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陈少波处长说,对于村官聘任期满后,我省也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如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任职满2年且考核合格的村官笔试成绩可加3分,满3年及以上的可加5分;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任职满3年并考核合格的,初试总分加10分等等。并且,从明年起,县乡两级公务员招录岗位将主要从村官中选聘。

但陈少波认为,大学生不能认为考上村官就是进了保险箱,3年后必须要转成公务员,这种想法是不对的。“省里已经出台了优胜劣汰的机制,表现优秀的村官自然会受到重用。”

专家建议 明确村官转公务员的比例

云大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熊思远表示,大学生有文凭不等于有学问,不等于有了社会管理知识,熊教授认为,大学生在到农村任职前,首先应接受正规的基层管理培训,其中选拔出来的优秀者才有到农村的资格。选拔了优秀人才,还要让大学生村官后顾无忧。

“政府对大学生村官承诺的一定要兑现。”熊思远说,去做村官的大学生许多都希望成为公务员。但是,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繁琐,真要在农村做出些成绩的话就没有时间去背考题。如果还要这些村官去参加招录考试,即使可以加上几分也是吃亏的。

在他看来,政策应该按照比例,明确大学生村官中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一比例的优秀者期满后可以直接聘用为公务员。这样一来也让大学生村官们有了在农村好好做一番成绩的动力。对于那些希望在基层长远干下去的大学生村官,政府应将其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让他们知道有升迁的机会,才能更好地扎根基层。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