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热点聚焦
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迈向完善
时间:2009-10-28 14:30:33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游侠
有关专家认为,想让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干得好”,在把好“入口” 关的同时,一定要为他们搭建好平台。

  山西省大同市在调查中发现,大批大学生村官由于受资金、技术等方面制约,阻碍了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大同市委组织部在借鉴一些大学生村官创业经验的基础上,2008年9月设立专项创业基金,鼓励扶持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带领群众致富。在各级党组织的协调配合和扶持帮助下,首批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已全面启动,进展顺利,示范和带动效应开始显现。

  前不久,河南清丰县采取开设“大学生村干部大家谈”电视专栏等形式,由乡镇党委书记、县直单位负责人等分别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公开承诺,用社会舆论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清丰县各乡镇专题讨论大学生村干部的分配和使用问题,使分配使用方案既适合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创业愿望,又符合乡镇整体的发展规划,保证每一名大学生村官都能到最合适的地方去干事创业。目前全县146名大学生“村官”全部工作在乡村第一线。

  专家认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必须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要在工资待遇、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规定;最重要的是确保大学生村官的“出路”畅通。

  北京市2006年选聘的第一批大学生村官,3年服务期限将满,他们的去向颇为引人关注。据透露,北京市有关部门为这些村官提供了多种选择。每个乡镇为大学生村官增加两个专项事业编;北京社工委面向大学生村官招考600名专职社会工作者;5月初,北京市提供267个名额,面向大学生村官定向招考公务员;同时一些银行也主动面向大学生村官招考员工。目前为这批大学生村官提供的岗位已不少于3000个。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工作,要真正确保“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各地还需继续加强管理和考核,既要完善激励保障政策,又要建立竞争择优机制,使大学生村官队伍充满活力,源源不断地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输送后备人才。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