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我还在乡下村里任村委会主任时,我们山村被政府要求改用省柴灶。我们村属山林地区,田小山地多,满目青山,处处墨绿,除一条水泥硬化的村道蜿蜒至山腰,其余的羊肠山道被柴草淹没得若隐若现。当时我村改灶,按上级规定,完成改灶的农户,每户可以获得补贴100元。这在当时来说,的确是个不低的补贴标准了。
而钱有时并非万能,改灶的工作依旧不好做,应验了万事开头难一说。村上的父老乡亲都说:“我们祖祖辈辈都这么样用惯了传统的土柴灶,好好的,现在要改么子省柴灶嘛!”我也说不上思想很通,不过还得硬着头皮装腔作势做工作,除了自己带头外,还动员亲戚做好样子,再劝说朋友行动,后才要求大家照着样子改成省柴灶,对顽固不化的落后份子,则限制上山砍杀柴火,使其断薪。只有通过这般的曲线工作,才使得改灶工程有所喜色,特别是比较省柴灶与传统灶的优劣,用无可争辩的事实让父老乡亲心服口服,好不容易才使改灶工作变成了村民的自觉行动。
传统的土灶,其灶膛空大,没有通风烟囱,故需要很多燃料且不能充分燃烧,其火力不旺。而推行的省柴灶,灶膛内装有炉条,压缩了灶膛空间,且设计有通风烟囱,需要的
燃料很少,能够充分燃烧,火力旺,室内无烟尘。两相比较,省柴灶优势十分明显:不仅节省柴火在七成以上,而且室内非常卫生环保。如此一来,村子里的人家也便开始改用省柴灶了。不几年光景,村上的山头全绿了,村民间也再无为柴火之争的纠纷发生了。
但是,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山村里的省柴灶历经10年似乎就完成了使命而退出舞台,替而代之的是煤炭灶、液化气灶、电磁炉等。诚然,山里农民享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没错,但问题在于,山里农村的节能、环保,就又产生了一些新矛盾。拿节能来讲就不理想,因为占了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如果都来使用煤、汽、电,其所占比例相当大,势必要与城市争能源,而且,就是农村也会存在能源之争的。现今农村多数农户都装有空调机,加上使用电饭煲和电磁炉等,空调机怕是很难带得起的,有时甚至连电视机也将带不起,致使农民家里的电器设备成了空摆设。再拿环保说事吧,表面上看起来不使用柴火灶让山林绿化很环保,而实际山里农村树林茂密,杂草丛生,年复一年,处处枯枝败叶,连山路也被柴草满布,极易引发山林火灾,这就叫物必极反。近年来,山里农村每到清明节或秋冬季节,火灾频发,损失惨重。这段不时地将山林烧毁,岂不影响了环境保护么?还有山间河流溪沟被柴草长满堵塞水流,一遇洪水,泄流不畅,冲毁堤埂,泛滥成灾。这样的教训也不少。
况且,山里农民都使用省柴灶的话,山上田间地头的枯枝败叶少,是很难引发火灾的,同时经常砍伐河流溪沟旁的柴草,会让其流畅,也不容易闹水灾。而且,使用省柴灶,适量砍杀使用山里树枝柴草,像是给山林除杂,替树木剪枝,山林反倒会得到正常绿化。
作为从大山走出来的我,尽管脱离农村10多年,仍旧对家乡山村有着许多的怀念,特别是山村的省柴灶,记忆犹新,用省柴灶做出来的饭菜,香喷可口,让人大开胃口,吃得饱,营养好,身体棒棒,办事热情高,干活力气大,吃苦耐劳,为社会贡献大。使用省柴灶,还能节能和环保,让山村更美丽。因而我也寄希望山里农村的父老乡亲们,从你们的自身生存的环境考虑,还是都来使用省柴灶吧!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