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确定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若干规定》,集体之间土地所有权的界线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确定:
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按目前该村农民集体实际使用的本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确定所有权。根据《六十条》确定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由于下列原因发生变更的,按变更后的现状确定集体土地所有权:一是由于村、队、社、场合并或分割等管理体制的变化引起土地所有权变更的;二是由于土地开发、国家征地、集体兴办企事业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进行过土地调整的;三是由于农田基本建设和行政区划变动等原因重新划定土地所有权界线的。行政区划变动未涉及土地权属变更的,原土地权属不变。
乡或村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修建并管理的道路、水利设施用地,分别属于乡或村农民集体所有。
乡或村办企事业单位使用的集体土地,《六十条》公布以前使用的,分别属于该乡或村农民集体所有;《六十条》公布起至国务院《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发布时止使用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分别属于该乡或村农民集体所有:一是签订过用地协议的;二是经县、乡、村批准或同意,并进行了适当的土地调整或者经过一定补偿的;三是通过购买房屋取得的;四是原集体企事业单位体制经批准变更的。
国务院《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发布时起至《土地管理法》开始施行时止,乡、村办企事业单位违反规定使用的集体土地按照有关规定清查处理后,乡、村集体单位继续使用的,可确定为该乡或村集体所有。乡、村办企事业单位用上述以外的方式占用的集体土地,或虽采用上述方式,但目前土地利用不合理的,如荒废、闲置等,应将其全部或部分土地退还原村或乡农民集体,或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土地管理法》施行后违法占用的土地,须依法处理后再确定所有权。
乡企业使用本乡、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有关规定进行补偿和安置的,土地所有权转为乡农民集体所有。经依法批准的乡、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使用的农民集体土地,分别属于乡、村农民集体所有。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