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乡村知识
乡土文化:走进“黑衣壮”
时间:2009-10-29 14:47:46来源:[标签:出处]作者:王敏生
广西又推出了新碟《山歌年年唱春光》。新专辑中收入了广西音乐人创作的《山歌唱出艳阳天》、《月亮弯弯》、《神圣尼的呀》、《夜伴醉酒郎》等14首无伴奏黑衣壮新民歌。歌词依旧是以描绘少数民族人们以歌传情、以歌会友的甜美生活为主。你听,《月亮弯弯》中这爽爽朗朗的歌谣:月亮弯弯两头勾,阿妹窗前做绣球,想歌想到三更天,不知花针扎指头,何时等到月亮圆,相思树下抛绣球。《山歌唱出艳阳天》的歌词中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赞美之情:唱山歌,歌儿甜,声声滋润我心田,歌是世上金丝线,织成壮乡春满园。年年同唱,心心相连,山歌唱出艳阳天。
这张纯原生态的专辑一推出,便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记者了解到,整张碟之所以采用无伴奏的形式,是要将“原生态”音乐这一概念做得更“纯粹”,让人们重新体会到歌唱的本质就是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专辑中音乐曲调以保持原生态民歌风格进行填词编曲,演唱的形式多样,有独唱、合唱、男女声对唱、小组唱等形式。整个合唱部分由那坡“尼的呀”合唱团完成,他们演唱风格淳朴清丽,堪称是来自黑衣壮山野的天籁之音。
近年来,出现了“原生态音乐”这一说法,它的本意似乎是“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而“原生态唱法”则是指原始的、没经过加工的唱法。长期以来,中国不少地方特别是县级文工团或歌舞团的民族民间音乐已经变得似是而非,造成了“土洋结合”的恶果。由此,我国一些著名音乐人才大声疾呼要尊重和保持“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音乐。其中以王昆、郭兰英、乔建中、田青、陈哲等人为代表。
他们旗帜鲜明地提出保护和传承现在仍然存留民间的原生态音乐是当务之急。田青、陈哲等音乐人在田野考察中发现:尽管现代化风潮尚未席卷的很多地域原生态民族民间音乐仍然有相当完整的留存,但假如不能给予现代化意义上的挖掘、挽救、保存和传承,中国极为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完全可能在不长的时间内流失乃至灭绝。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原生态”唱法是新增加的一个类别,也是本届大赛最大的亮点。央视有关人士表示:随着我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全面发展,全国各地挖掘出了大量的“原生态”演唱人才,为大赛提供了丰富的参赛资源。将“原生态”从民族唱法中单列出来比赛,对弘扬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无疑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众多业内人士认为,原生态音乐及原生态唱法是今后我国民歌发展的趋势,是中国音乐的潮流。
中国“原生态”音乐在国内渐成潮流的同时,在国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说到这,我们就不能不想到这句名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如今,众多演出商纷纷将目光投向“原生态”音乐,改变了过去认为“原生态”难上主流演出的看法。广西多声部民歌、广西黑衣壮等都纷纷走出国门,龙州天琴组合也即将赴维也纳参加国际音乐节。(记者蒋林)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