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于都县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委员们共提出提案112件,涉及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各个方面,提出各类协商建议500多条,为该县党政的科学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该县高度重视和注重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优势和作用,政治协商在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轨道上不断前进。今年,县委、县政府又将“十二五”规划建议、本土企业品牌建设、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三个重要课题交政协开展政治协商。政协已成为该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坚强的制度保障 近年来,于都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支持和保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同政协工作联系的规定》、《关于印发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规定的通知》等文件,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近期,该县县委将制订下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共江西省委关于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议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对做好政治协商工作作出了具体规定。如今,该县县政协主席列席县委常委会已成制度,一名副主席列席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人大常委会常务会议和政协办公室主任参加县四套班子办公室主任联席会议已成惯例,还建立了县政协专门委员会与党政部门对口联系制度,使政治协商的层次和领域不断拓展和延伸。 在实际工作中,于都县坚持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真正做到重大事项、重要工作、重点工程项目在县委决策之前、人大通过之前、政府实施之前主动提交政协进行协商讨论,认真听取并征求意见建议。该县每年的县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初稿形成后,都及时交政协协商讨论,听取委员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并积极采纳。 政协的主动作为 党委、政府的支持与配合是政协开展政治协商工作的重要保障,政协的主动作为则是政治协商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于都县政协切实增强履行政治协商职能的主动性、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人民群众的民生热点精心选择协商课题,积极主动、规范有序地组织开展政治协商和实地调研。 2009年,于都县政协围绕中心和工作大局,开展政治协商达15次,向县委、县政府报送意见建议80余条,得到了党政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76条意见建议纳入党委政府的工作决策部署之中。为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探寻“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对策,去年,于都县政协通过开展专题协商,找准参政议政、助推发展的着力点,积极探寻化解危机,提出了涉及房地产业、矿产业、农业、财税和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建设性意见建议18条,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2009年下半年,该县商品房销售量、矿产品增值税逐步回升。于都是人口大县,如何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也成了县政协参政议政的重要内容。为此,于都县政协专门组织委员深入乡村和学校,开展了农村学校布局和教育资源环境调研,为该县进行教育规划及教育管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决策依据。 委员的知情明政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对政协政治协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都县政协注重利用各种会议以会代训,邀请县委、县政府领导到会通报情况,为委员知情明政创造条件。在组织协商讨论前,县政协都会组织委员对协商课题进行调研和视察,方便委员掌握和了解实情,提高建言献策的针对性。去年11月,该县政协组织委员深入到污水处理厂、新市民公寓、瑞赣高速公路于都连接线、濂溪路、阳光家园等重点工程建设现场实地视察,随后召开协商座谈会,委员们与县政府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进行面对面座谈交流,提出了进一步加快重点民生工程建设的意见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县委书记胡健勇在政协上报的材料上作出批示,并亲自抓好有关问题的协调调度。 于都县政协还着力在加强委员的履职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每年分期分批组织委员进行一次政协业务知识培训,每季度开展一次小组活动,每年组织一次委员赴省内外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学习外地先进工作经验,委员的履职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黄玉坤 姚理想 记者曾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