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气候干燥、多变,昼夜温差大,特别是深秋气候更为多变,猪很容易患感冒、附红细胞体病、猪链球菌病等疾病,因此深秋养猪要以保温防病为重点,确保养殖安全。 一、保温 1、防寒 秋天气温下降较快,昼夜温差达到10℃多,会对猪的生长带来一定的影响。气温太高或太低,都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实践证明,只要采取适当措施,保持猪的适宜生长温度,猪在秋季也可以正常生长。具体来说,秋季应该提前做好防寒措施: ⑴修整好猪舍,把栏舍漏风的部位堵严,遮挡物可因地制宜用草苫或塑料薄膜等,以防冷风侵袭。 ⑵猪舍内勤垫干草,不要让垫草潮湿。 ⑶增加饲养密度,让猪挨着睡,既可互相取暖,又可提高栏温。多喂热能高的饲料,以增加猪体内的热量。 ⑷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在猪圈内避风一角建温室,温室的大小可根据猪的多少而定。 方法是:砌高1米左右的墙,留一小门让猪自由进出,上部用稻草盖严,内铺干草。气温低时,猪会自动进入保温室避寒。 2、保暖 ⑴、初生仔猪调节体温的机能不完善,对寒冷的抵抗力差,要求环境温度较高,1~3日龄的适宜温度是30~32℃,4~7日龄的适宜温度是28~30℃,15~30日龄的适宜温度是22~25℃。低温会使仔猪引发感冒、肺炎或被冻死,因此要注意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一定要设仔猪保温箱,用红外线灯或电热恒温保暖板使仔猪卧位保持上述温度。在深秋要注意关闭门窗,堵塞缝隙,防止贼风侵袭。哺乳舍的温度要保持在20℃以上,仔猪初生1~3天内,每次哺乳后将其抱回保温箱内,置于温暖的地方。 ⑵、中秋节后昼夜温差越来越大,保育舍和哺乳舍的门窗在晚上要根据情况适当关闭,使猪舍的温度保持在22℃以上,刚断奶仔猪的舍内温度要保持在26℃左右。 二、饲喂 秋季养猪除加强常规饲料管理外,还要做好猪饲料的储备和育肥催肥工作。此时气温适宜,饲料充足,是猪生长发育的好季节。红薯、花生秧、豆秸等粉碎后或发酵后喂猪都是很好的饲料,薯类块茎、豆类荚茎等可晒干粉碎后再用来喂猪。 三、通风 降低猪舍湿度和改善猪舍空气的最好办法是通风换气,而通风换气最有效的措施则是在天棚顶上开个通风孔,这样不用开门窗就能尽快将舍内的大量潮气和不良气体排出,并换入新鲜空气。但通风要有节制,晴天、暖天多通风,阴天、冷天少通风,做到通风与保温相协调。 四、防病 深秋猪易患感冒、附红细胞体病、猪链球菌病等疾病,会给养殖户带来损失。因此,一定要认真加以防治: 1、猪感冒 感冒是猪的一种最为常见的内科疾病。进入秋季之后,昼夜温差加大,引起猪感冒多发,现将其防治方法简述如下: ⑴、症状及诊断 病猪发烧、咳嗽,鼻流清液或黏液。流清液的多为风寒感冒,流黏液的多为风热感冒。病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若引起并发感染,病猪常堆卧在一起,不食,呼吸困难,连续咳嗽,病情加剧。 ⑵、预防措施 ①注意气温变化,昼夜温差大时,猪场管理人员应该在夜晚随温度变化适当开关门窗。 ②适当降低猪舍湿度,注意由夏季到秋冬季节的逐渐过渡。 ③药物预防。取100克祛瘟神散拌料100公斤,每周让猪自由采食1~2天。也可用100克呼感康对水200公斤,每周让猪自由饮用1~2天。 ⑶、治疗方案 ①按猪每公斤体重用退烧特快0.15毫升1次肌肉注射。此药一般用于感冒初期。 ②按猪每公斤体重用神康一针0.2毫升肌肉注射,一般注射1次即愈,对重症猪隔日重复注射1次。 ③按猪每公斤体重用混感特效0.15毫升、天奇2号0.3毫升肌肉注射,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2天。 ④猪风寒感冒时取鲜姜100克、大葱2根,捣成泥状,用开水一次冲服(此为成年猪用量)。 2、猪附红细胞体病(红皮病) 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母猪生产性能下降,子猪体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猪初病时精神萎靡,体温升高到39.5~42℃,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出现便秘或拉稀。病猪耳、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治疗附红细胞体病可用血虫净(贝尼尔)、阿散酸配合长效土霉素,同时补充生血的药物或饲料添加剂。 3、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继发混合感染多,猪患感冒后易继发。该病会使病猪体温升高到41℃以上,减食或停食,结膜潮红,流鼻涕。部分病猪发生关节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出现空嚼磨牙等神经症状。病猪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后期呼吸困难,常于1~3天死亡。针对上述情况要及早注射疫苗。猪链球菌已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强效阿莫西林、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等能有效控制该病。 出处: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计生站 作者:任秀芝
出处: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计生站
作者:任秀芝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