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乡村知识
浅谈马铃薯高产栽培的新方法——双垄高墒
时间:2010-09-27 16:50:10来源:作者:

   马铃薯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是人们饭桌的一道美味大餐,随着马铃薯的大量需求,市场供应也越来越紧俏,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人们都非常重视马铃薯这种农作物。那么马铃薯的栽培技术也不断提高,怎样能使马铃薯这种农作物高产呢?下面介绍一种马铃薯高产栽培的新方法——双垄高墒。双垄高墒因无病害、增产幅度大,薯形好、商品率高而深受广大农户的喜爱。因而,双垄高墒栽培是广大种植户一项新技术。
     
马铃薯双垄高墒栽培的特点是将良种、良法与良好的生长环境优化而成;它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增加农民收入;技术的中心是六改,即:(1)、改使用多、劣、杂品种为应用主导优良品种,(2)、改玉米与马铃薯套种为纯种马铃薯,(3)、改满天星种植方式为双垄高墒栽培,(4)、改一次中耕垄墒为二、三次中耕培土,(5)、改偏施氮肥为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主要施磷、钾肥),(6)、改田间初放管理为精细管理(重点是适时灌水、防治病虫害、封顶摘花)。
    
根据这些特点来确定马铃薯怎样栽培,具体实施方法可不同环境,不同情况因地制宜,这样才能高产高效。下面就具体介绍这种新方法——双垄高墒。
  一、选择耕地:
   
选择耕作层深厚,土壤疏松,光照好,排灌方便、中等或中上等肥力的地块。不宜与茄科作物连作,以避免病害的交叉感染。选择耕作层深厚,土壤疏松,光照好,排灌方便、中等或中上等肥力的地块。不宜与茄科作物连作,以避免病害的交叉感染。
   
二、精细整地:
   
种植马铃薯的土地要在冬前进行深犁细耙,精细碎垡,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种植马铃薯的土地要在冬前进行深犁细耙,精细碎垡,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
    
三、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一般采用1.21.3米播幅,即大行0.8米,小行0.4米。塘距0.3米,亩播种30003500塘。播种要求深、直、匀。即深犁、深种,深盖土,播种深度在25厘米左右,播种时种薯主芽部分朝向犁底层。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一般采用1.21.3米播幅,即大行0.8米,小行0.4米。塘距0.3米,亩播种30003500塘。播种要求深、直、匀。即深犁、深种,深盖土,播种深度在25厘米左右,播种时种薯主芽部分朝向犁底层。

  四、合理施肥 :
   
一次性施足底肥。底肥以施农家肥和马铃薯专用肥为主,每亩施用农家肥15002500公斤,测土配方肥或马铃薯专用肥6080公斤。
   
五、田间管理:
   
双垄高墒栽培,中耕管理是关键。马铃薯出苗后,应及时除草。出苗一个月左右,第一次中耕、除草、培土,把空行内的土培一部分到马铃薯行上;间隔一个月左右,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培土,尽量把空行的土培到马铃薯种植行上,使墒高达到0.20.3米,使墒面形成垄,空行形成沟,春旱时有利于灌水,夏季降雨集中的时候,有利于排水。一般进行中耕拢墒23次,真正达到深种深盖,从而保证马铃薯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使马铃薯匍匐茎全部深埋土内,以增加结薯量,提高产量。
   
六、去蕾摘花:
   
对于结浆果较强的品种,在马铃薯现蕾后,要及时摘除花蕾,以避免因开花结果造成的养分消耗,保证薯块的养分供给。
   
七、防治病害:
   
危害马铃薯的最大病害是晚疫病,可采用药物防治。用甲霜灵锰锌或雷多米尔400600倍液,每亩每次用药100克兑水50公斤进行田间喷雾。第一次用药在洋芋现蕾期,第二次用药间隔1518天。农药应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八、适时收获 :
   
马铃薯成熟后,应及时收获,以避免因地下害虫、水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早马铃薯一般在4—5月收获,晚马铃薯在8—9月收获,秋薯在12月收获。菜薯也可根据市场行情和薯大小适时收获。收获时尽量避免机械损伤,剔除病、烂、伤、畸形马铃薯,防止薯块被雨淋或长时间日晒,及时分级包装出售或贮藏。等待时机适时出售,为家庭增加经济效益,也为市场供应提供了有利保障。

出处: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技校

作者:耿 薇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