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
一、临床症状
1、仔猪:10日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后突然呕吐,接着出现急剧的水样腹泻,排黄色、淡绿色或灰白色带气泡的粪便,内含未消化的凝乳块。病猪迅速脱水、消瘦,吃奶减少,有渴感,常找地方喝水,于2~5日内死亡,一周龄以下的哺乳仔猪死亡率50~100%,耐过的仔猪生长缓慢。病愈仔猪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成为僵猪。
2、母猪:泌乳母猪常与仔猪一起发病,母猪食欲不振、腹泻;有些母猪体温升高,高度衰弱;泌乳母猪患病后乳房萎缩、泌乳减少或完全无乳;有时个别怀孕母猪会出现流产症状。3~7天病情好转随即恢复,极少发生死亡。
3、育肥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温正常或偏低,水样腹泻,呈喷射状,口渴,脱水,消瘦,粪便呈黄绿色、灰色、茶褐色等,含有少量未消化的食物,有的有气泡。一般情况下可耐过,极少死亡。
二、预防措施
1、猪场坚持自繁自养。
2、母猪产前45天和15天注射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或猪轮状病毒)二联活疫苗4毫升每头。仔猪断奶前7天,每头肌肉注射2毫升,免疫期6个月。为防治本病发生,在发生过此病的猪场应该在秋末、冬季对仔猪进行免疫接种。
3、加强饲养管理,实施“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寒冷季节注意猪舍保温,在饲料里添加氟苯尼考、强力霉素和清瘟败毒散、白头翁散、黄芪多糖等混合使用,能有效降低此病发病率。
4、做好猪场的卫生消毒工作,可以选择碘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如稀戊二醛,每周2~3次。
三、治疗办法
1、哺乳仔猪
⑴使用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弱毒苗对猪群实施紧急接种,怀孕母猪产前30天接种4毫升,肌肉注射;仔猪、保育仔猪后海穴注射1毫升,免疫期6个月。
⑵供给猪群充足的加有口服补液盐(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钠3.5克、葡萄糖20克,加水1000毫升)的水,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同时在1000毫升口服补液盐饮水中添加氟康王50克混匀,每头仔猪口服10毫升,每日3次即可,连用5天。
⑶肌肉注射干扰素或免疫球蛋白或核糖核酸,用量参考相关说明。或者肌肉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庆大霉素注射液,每天1次,连用3天。或者用康复母猪的全血或高免血清给新生仔猪口服,并同时注射干扰素有一定效果。
2、保育猪和生长猪
⑴猪场发病后立即封锁,对发病猪只进行隔离,全场进行严格消毒,消毒可以使用金碘消毒剂、百毒杀消毒剂等。
⑵各猪舍固定人员,避免病毒传染给哺乳仔猪造成严重损失。
⑶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1000公斤饮水中加入氟康王500克、黄芪多糖200克或葡萄糖1000克混合均匀,全群全天饮用,连用7天。症状严重的猪同时肌肉注射阿托品1~2毫升、治菌磺0.02毫升/公斤体重,3天后再用1次即可。
3、育成猪、种猪
全群投喂霉脱安1000克拌料2000公斤,可有效缩短病程
作者:江涛
出处: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新风种养协会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