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炭疽病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刺盘孢属,两菌均以菌丝体及分孢盘在病株上或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冬。病菌分孢盘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借助风雨或小昆虫活动辗转传播侵染致病。温暖潮湿的天气或植地环境有利于发病。过施氮肥、植株生势过旺易发病。低洼潮湿、排水不良或叶螨危害重的地块也易发病。
黄花菜炭疽病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花薹。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半圆形或椭圆形,褐色,边缘色深褐,发病与健康部位分界较明晰,有的病斑外围出现黄晕。病斑扩展并连合为条斑,致叶片变灰褐至灰白色干枯。后期病部出现小黑点病征。
一、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饱子或分生饱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病部产生分生饱子借风雨及流水进行传播蔓延。病菌生长适温26~28℃,分生孢子产生最适温度28~30℃,适宜pH5~6
,湿度大,病部湿润,有水滴或水膜是病原菌产生大量分生饱子的重要水湿条件,因此连续阴雨或田间结露持续时间长发病重。二、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肥水管理。适时喷施叶面肥,尤应合理及时施用春苗肥、催莲肥、壮蕾肥和冬苗肥,使植株营养与生殖生长协调,壮而不过旺,增强抗病力;适时适度浇灌,注意清沟排渍,提高根系活力。
3、及早喷药控病。发病前最迟于见病后,喷施70%托布津1000倍液,2~3次或更多,隔10~15天1次,交替施用。
4、及时喷洒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或25%使百克乳油1300倍液、75可达科宁(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50可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作者:冯国明
出处: 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科站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