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蔬菜是一种周年生产,年复种指数高,需肥量大,投入高,产出高的经济作物。施肥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土壤环境恶化,影响到温棚蔬菜的可持续生长。
大棚蔬菜地施肥量大,冬春季节封闭较严实,且气温低、光照弱,蔬菜体内硝酸还原酶活性低,容易积累硝酸盐。只有做到科学合理施肥,才可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大棚蔬菜施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过量施用氮肥,钾肥施用严重不足
目前温棚蔬菜生产中普遍存在重氮轻钾的施肥方法。一些菜农过于迷信氮肥的增产作用,盲目过量施用,而对钾肥,又误认为土壤里富含钾,根本不施或仅靠有机肥来补充,结果造成土壤里氮肥过量钾肥短缺的现象。作物平衡吸收受阻,降低了作物对病害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使蔬菜减产,增加了蔬菜产品的硝酸盐含量;使蔬菜品质下降、易烂、不耐贮运、口味变差。
2、温棚土壤中盐类积累加重,形成盐害
棚室蔬菜栽培由于一味追求高产,施肥量一般较大,远远超过露地栽培,而过量施肥,造成土壤中肥料过多,且又以化肥为主,大量盐分在土地中积累,在耕作层形成土壤次生盐渍化,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危害着温棚蔬菜的可持续生产,降低温棚设施的利用价值。
3、不重视钙、镁、硫及微肥在蔬菜生产中的作用
蔬菜不但要吸收大量氮、磷、钾,对钙、镁、硫也吸收较多,同时微量元素也不能缺少,否则将影响其生长发育。由于菜农对此认识不足,基本不单施中、微量元素肥料,仅靠施有机肥来补充,而温棚复种指数又高,致使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随棚龄增加呈减少趋势,特别是钙、镁、硫、硼等缺失严重。
4、土壤中有机质偏低
新发展的温棚多在远郊,土壤有机质含量都偏低,虽然经过几年培肥,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仍然多在3%以下,离温棚内有机质适宜含量4~5%还有差距。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基础,提高有机质含量对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强土壤通透性,避免土壤板结,保证植株健康生长,使温棚蔬菜可持续生产,有重要意义。
二、棚室蔬菜施高产施肥改进措施
1、禁止施用硝态氮肥:如果施用硝酸铵、硝酸钾等硝态氮肥后,容易使蔬菜积累硝酸盐。不宜施含氯化肥如氯化钾、氯化铵等,因为氯离子能降低蔬菜的淀粉及糖含量,使蔬菜品质下降,产量降低,引起土壤板结。禁止施用碳酸氢铵,因其易挥发大量氨气,易引起氨害。
2、适当控制氮肥用量:氮肥的施用量应根据不同蔬菜需肥量而定,一般以每亩10~12千克纯氮为宜,氮肥要深施,并与磷钾肥配合施用,或施用三元复合肥,施后要及时盖土,减少流失,提高利用率,收获前20天停止追肥。
3、重施有机肥:有机肥多以基肥为主,一般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000~5000公斤。如果施入不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在继续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造成作物烧根,容易将粪肥中的病菌虫卵带入棚内,粪肥在发酵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危害蔬菜。
4、配施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目前在无公害蔬菜栽培中提倡配方施肥、平衡施肥就是根据蔬菜的营养特性、土壤供肥特点和肥料的增产效应,实行施肥定量化。在施肥中要坚持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的施肥原则,做到氮、磷、钾养分之间要平衡供应、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也要平衡供应。此外,在大棚中追肥可适当采用叶面喷施法,如尿素、磷酸二氢钾以及硝酸钙、硼、锌、钼等微量元素。
作者:辛丰
出处: 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动植物诊所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