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的很多疾病都是由饲养管理不善造成的,因此说加强饲养管理才是预防兔病的有效措施。如家兔的巴士杆菌病大都由舍内的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气候的剧变等原因造成,仅靠疫苗预防效果不佳,必须改善饲养条件才能从根本上预防本病;如家兔的魏氏梭菌病大都由饲料突变、高能低纤维饲料、长期饲喂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饲料中长期缺乏维生素或霉变变质饲料等;如家兔的脚皮炎也是由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大都由笼底板粗糙或裸露的钉头或竹底板的毛刺刺伤飞节部位后发炎所致;象乳房炎、大肠杆菌病等等。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通过合理的配制饲料、改善兔舍环境、提高饲养人员的管理水平等来杜绝很多疾病的发生。
一、管理与兔病
1、外伤
生产中,有些兔场发生外伤(主要是皮肤脓肿、骨折和脚皮炎)的比例较高,而有些兔场基本没有外伤。家兔外伤的发生,主要是管理粗放所致。
2、脓肿
脓肿多由于皮肤受到损伤而感染葡萄球菌所致。而引起皮肤损伤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笼具粗糙和家兔之间的咬斗。当兔笼毛刺外露,饲槽毛边向外,竹板钉头突出等,刺伤皮肤是很难避免的。而葡萄球菌无处不在,一旦形成外伤,很容易被感染,形成脓肿。肉兔脓肿不能被食用,更不能出口;獭兔皮下脓肿,严重影响皮张质量;毛兔皮下脓肿,影响产毛量和毛的质量。当家兔群养时,密度过大,或公兔之间相遇时,难免发生咬斗而造成皮肤损伤。因此,预防脓肿,关键抓管理。
3、骨折:家兔骨折主要发生在腿部,以后肢为主。其主要原因在于踏板不规范。踏板(以竹板钉制而成)间隙不合适,或宽窄不一,或板条没有固定,可以左右移动,很容易将兔子的后肢卡住。尤其在种兔在配种时激烈的运动,后肢被卡住后,稍一移动便发生腿部骨折。此外,不规范捕捉家兔,也可发生家兔脊椎、四肢和肋骨的折断。
4、脚皮炎
脚皮炎是家兔的一大顽疾,尤其是大型家兔发生率较高。除了品种之间存在差异以外,主要与踏板的质量有关。踏板表面粗糙,有钉头毛刺,踏板潮湿污浊等,都将诱发脚皮炎的发生。预防脚皮炎,应从改革踏板入手。
二、管理与寄生虫病
家兔体外寄生虫病主要是疥癣病,体内寄生虫病以球虫病和豆状囊尾蚴为主。疥癣发生多由于卫生不良和潮湿的环境,平时检查不及时,治疗不彻底或不得法而发生发展;球虫病尽管所有的幼兔都可能发生,但不良的卫生条件,粪便处理不当,仔兔从母兔的粪便中采食侵袭性的球虫卵囊,断乳后更容易突然暴发;豆状囊尾蚴与养狗密切相关,当患有绦虫的狗排出的粪便污染饲料和饮水后,家兔便被侵袭。
三、管理与细菌性疾病
脓肿是由于管理粗放,形成外伤后感染葡萄球菌所致,乳房炎同样是管理不得法(如机械损伤、产后饲料营养过高和饲喂量过多等)而发生。母兔一旦发病,患病乳房将失去泌乳能力,如果多个乳房感染,母兔的种用价值基本丧失;传染性鼻炎是以巴氏杆菌、波氏杆菌等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所致,也被称作家兔的一大顽疾。而兔舍空气污浊和气温突变是诱因,都与管理粗放有直接关系。
四、管理与其他疾病
当家兔受到应激(如噪音、动物闯入、人员的异常行动、电闪雷鸣等)后,会产生多种严重后果。如母兔流产、难产和残食仔兔,生长兔应激性腹泻,种兔应激性后肢瘫痪等;小兔传染性口腔炎虽然是病毒性疾病,但与饲料粗糙,使小兔口腔粘膜受到损伤有直接关系。
作者:冯大军
出处: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信息站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