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倒病也称立枯病,具有普遍性、多寄主、严重性的特点,主要危害森林植物中的杉属、松属、落叶松属等针叶树幼苗,在针叶树种中,除柏类较抗病外,都是感病的。此外,也危害经济林植物和观赏植物如檫木、香椿、臭椿、榆树、枫杨、银杏、桦树、桑树、木荷、刺槐等阔叶树种的幼苗。这是一种全球性苗圃病害。我国各地的针叶树苗圃普遍发生,幼苗死亡率很高。
一、病原
引起苗木猝倒病的原因有非侵染性和侵染性两类。非侵染性病原主要由于圃地积水,覆土过厚,土表板结;或地表温度过高,灼伤根颈。侵染性病原主要是真菌中的镰孢菌、丝核菌和腐霉菌,偶而也可由交链孢菌引起。
二、症状
种子或幼芽未出土时遭受浸染而腐烂,在幼苗期发病,地表或地表下的茎基部呈现水渍状病斑,病部黄褐色,缢缩,可向植株上下部扩展,呈线状。病势发展迅速,组织崩解,幼茎即萎蔫倒伏,但短期内叶边呈绿色,如果环境潮湿时,在病部及其附近土面还会长出白色绵毛状霉。
三、防治方法
1、 选好圃地:在南方可推广山地育苗。用新垦山地育苗,苗木不连作,土中病菌少,苗木发病轻。若无新垦山地,可采用熟土或梯田育苗。但前作以栎类苗木为好。前作若是茄科等感病植物,则不宜作针叶树苗圃,或经消毒后再播种。地下水位过高或排水不良的地方不要用作苗圃。若在排水较差的圃地育苗,应开好排水沟,适当作高床,床面要求平整,避免积水。
2、细致整地:圃地经过犁耙后,要细致平整,整地要在土壤干爽和天气晴朗时进行,以免板结。播种前,在条播沟里垫一层1厘米厚的心土或火烧土,播种后,用心土或火烧土覆盖种子。因为心土和火烧土不带菌,种子播在上面,使种子与病土隔离,可以预防种芽腐烂,心土垫在幼苗根颈处,又可以保护苗木根茎不受病菌侵害,避免幼苗发生猝倒病。虽然后来也有根腐发生,但因苗木已长大,韧皮部和木质部有明显的分化,角质层和木栓层也已形成,抗病性能增加,病害不致蔓延成灾。心土因在雨后易板结,旱季易龟裂,不能垫盖太厚,以不超过1.5厘米
为宜。在播种期多雨的地区,覆土厚度以种子似隐似现为宜。3、土壤和种子消毒:由于猝倒病病菌主要来源于土壤,所以在播种前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处理土壤以抑制或杀死病菌,是防治猝倒病很有效的方法。用药剂处理种子时,如果药剂能随种子进入土壤,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目前,效果较好的土壤和种子消毒剂及其用法如下:
⑴五氯硝基苯为主的混合剂:五氯硝基苯对丝核菌有良好的杀伤效果,且持效期长。在以丝核菌为主要病原的地区用此种药剂作土壤处理效果好,但它对镰孢菌及腐霉菌无效。所以最好与其他杀菌剂,如代森锌、敌克松等合用。其混合比例一般为五氯硝基苯75%,其他药剂25%,施用量为每平方米4~6克。先将药量秤好,然后与细砂土混匀即成药土。播种前将药土在播种行内垫1厘米厚,然后播种,并用药土覆盖,药土的量以满足上述用途为度。
⑵黑矾(也称青矾):一般浓度为2~3%的水液,每平方米用药液9升;雨天或土壤湿度大时用细干土混2~3%的黑矾粉,每亩100~150千克药土。
⑶在南方酸性土壤上,结合整地,每亩撒20~25千克生石灰,对抑制土壤中的病菌和促进植物残体的腐烂有一定的作用。
4、合理施肥:肥料应以有机的农家肥料为主,无机的化学肥料为辅。施肥方式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垃圾肥和堆肥可能带菌,应堆置发酵,腐熟后才能使用。
5、精选良种、及时播种:成熟度高、品质优良的种子,生活力、抵抗力强;适时播种,种子发芽顺利,苗木生长健壮,抗病性能强。
6、药剂防治:幼苗发病后,来势很快,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立即用上述药土施于苗木根颈部,如苗床较干,则配成液剂施用于苗木根颈部。可以用1%硫酸亚铁或70%敌克松500倍稀释液,无论哪种药剂,施用之后都要随即用清水喷洗苗木,以防颈、叶部分受药害。如发现茎、叶腐烂型立枯病,要立即喷1:1:120~170的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1次。
7、生物防治:将木霉菌粉或枯草芽孢杆菌液剂施入圃地表层10厘米,混合均匀1周后播种,或用芽孢杆菌、假单孢杆菌进行“种子细菌化”,不仅有效防治苗木猝倒病,而且可促进幼苗生长。
作者:冯雪
出处: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新风种养协会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