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腐病
属细菌性病害,茎部染病时,多始于整枝,打杈的伤口,造成表皮软腐,色灰绿,近似水烂。严重的髓部也腐烂,失水后病组织干缩中空,病部木质部完整无损,病茎上端枝叶萎蔫,叶色变黄。防治上可采用铜制剂如27%铜高尚600倍液、47%加瑞农600倍液、77%可杀得700倍液或抗生素类如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新植霉素3000倍液防治。
二、菌核病
苗期发病始于茎基,病部初呈浅褐色水渍状,湿度大时,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呈软腐状,但无臭味,干燥后呈灰白色,菌丝集结成菌核,病部缢缩,茄苗枯死。成株期多从主茎基部或分生侧枝外5-20厘米处开始,初呈淡褐色水渍状病斑,稍凹陷,渐变灰白色,皮层腐烂,在病茎表面生白霉及髓部形成黑色菌核,干燥后髓空,病部表皮易破裂,纤维呈麻状外露,致植株枯死。与软腐病不同之处在于:始发病部位不同。菌核病易发生于茄子基部,软腐病易始发于伤口或叶痕部位、果柄残留处。菌核病生长出浓密的白色菌丝和鼠粪状菌核,而软腐病不长菌丝和菌核,但易发出腥臭味。
三、菌核病
在防治时可喷用50%扑海因800倍,50%速克灵1000倍液,50%农利灵等药物结合烟熏百速烟剂进行防治,注意交替轮换用药,以防产生抗性。同细菌性病害一样,大棚内防菌核病也要注意通风排湿,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四、黑枯病
黑枯病属于棒孢叶斑病,真菌性病害。在茎秆上为害,病斑呈紫黑色,从残留的果柄基部侵染发病,有时呈轮纹状,边缘不明显。防治时可用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或78%科博(波尔多液加代森锰锌)600倍液。
五、茎枯病
茎枯病属链格孢,又称黑霉病。茎上出现伤口易染病,病斑初呈椭圆形,褐色凹陷溃疡状,后沿茎向上下扩展到整株,严重的病部变为深褐色干腐状并可侵入到维管束中。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扑海因1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当然,除以上五种病害外,黄萎病和枯萎病也会造成茄子茎秆受害,但不腐烂,主要造成茎内木质部变黄褐色,叶片由下向上变黄。菜农朋友应根据当前棚中茄子病害发生的症状,正确区别,合理用药,防住茄子烂秆诸病,为提高茄子品质和产量打下基础。
作者:钱程
出处: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动植物诊所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