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乡村知识
棚室黄瓜细菌性病害的危害与综合防治
时间:2011-01-05 14:07:40来源:作者:

 

 

 

一、传播途径

    种子带菌是细菌性病害传播的主要途径,田间病残体是细菌越冬的主要载体,成为第2年初侵染源。但细菌性枯萎病例外,该病属于系统性病害,病菌是由黄甲虫传播。发病温限10~30`C,适温24~28`C,相对湿度为70%以上,因此,冬暖棚适温高湿的环境,利于黄瓜生长的同时也利于细菌性病害发生及为害。

    二、为害与症状

    1、细菌性角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时背面初呈浸状斑,无霉状物,后期叶面出现瘤状突起,初呈鲜黄色,逐渐变暗,然后瘤状顶部渐变白破裂。

    2、细菌性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病初期叶背面初呈水浸状褪绿斑,逐渐扩大呈近圆形或多角形的褐色斑,病叶背面无菌脓。

细菌性缘枯病叶,果实,茎,卷须均可受害,叶部染病在气孔附近出现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大为淡褐色不规则形斑,周围有晕圈,严重时产生大型水浸状斑。叶柄,茎,卷须上病斑也呈水浸状,褐色。果实染病,果实尖端黄化凋萎,脱水后成干枯状。

    3、细菌性圆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幼茎,幼苗及果实,发病初期,叶面出现黄化区,叶背面初呈水渍状斑点,病斑扩展为圆形或近圆形,病斑中间半透明,病斑四周有黄色晕圈,菌脓不明显。幼茎染病,茎部开裂,幼苗染病,多造成死亡。果实染病,在果实上形成圆形灰色斑点,有黄色干菌脓似疮痂斑。

    4、细菌性枯萎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茎部受害处变细,两端呈水渍状,病部以上的叶片萎蔫。该病扩展迅速,不久全株死亡,割开蔓用手挤压,有白色菌脓溢出。

    二、 综合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有刺大黄瓜较抗细菌性病害,无刺小黄瓜,油瓜等则易感细菌性病害,望菜农朋友在选种时注意。

2、种子消毒

    播种前用55`C的温水浸种20分钟,捞出晾干后催芽或播种,或用800倍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5`20分;或100万单位农用连霉素500倍浸种2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或播种。

3、加强管理

⑴有条件的地方采用无土育苗法育苗,基质配比为草炭:蛭石=31,每平方米加入10千克消毒的鸡粪,1千克磷酸二铵,2千克硫酸钾掺均拌匀,装入营养钵或50孔黑色穴盘中育苗。

⑵黄瓜的生长前期控长,尤其在肥水方面避免一次性浇水过大,氮肥使用过多。连阴天气也应注意放风排湿。温度`湿度苗床内温度要求白天达到24`~30`C,夜间18`~22`C,不要低于15`C。在嫁接成活后,要相对降低温度,白天23~24`C,夜间16~181C。定植前一周进行低温炼苗。尤其夜间温度不要过高,以培育壮苗。

⑶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带出田园,深埋或烧毁。收获后清理病残体,清洁田园。

⑷常用药剂有噻菌酮,抗生素类药剂等交替叶背面喷雾;发病初期,51次,盛期31次,防效可达93%以上。也可在发病初期喷施农用连霉素,50%甲霜铜,此外也可选用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链霉素,每7天喷1次,连喷3~4次。

 

 

出处: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信息站

作者:冯大军

 

 

出处: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信息站

作者:冯大军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