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乡村知识
早春奶牛高产饲养管理七要点
时间:2011-01-13 14:03:18来源:作者:

 

 

 

当前奶牛市场供不应求,奶牛养殖户更是寻求各种方法使奶牛产量达到更高。但是,在产量达到更高之前,必须要保证奶牛的生长的环境的良好,尤其是早春时期,很多人认为已经到了春天了,不必再像冬天那样管理奶牛了,这是一个大大的错误。以下是奶牛在早春时期的一些饲养方法和管理要求。

一、必须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

每年春季应从3月下旬开始合理搭配粮饲料喂量。如豆饼或花生饼为20~25%,玉米、大麦为35~40%、麸皮20~25%,食盐1%,骨粉3~5%,同时,加喂足量优质干草和多汁饲料。一般每100千克体重饲喂干草3~5千克,每喂3~4千克青绿饲料,可减少1千克干草的喂量。但每头奶牛每天最少要饲喂6千克干草,15~25千克优质青贮饲料。由于青贮饲料在降低饲料成本和提高产奶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次,春季产奶牛日粮中应添加胡萝卜等块根、块茎饲料,每头每天饲喂10~20千克;一般精料可按每产3~5千克奶给1千克精料的原则饲喂,并适当增加饲喂次数,某些高产牛每天可喂4~5次。加喂尿素是补充牛体蛋白质的重要措施,冬春季可适量饲喂。一般6月龄以上的犊牛日喂40~60克,育肥牛70~100克,成年母牛日喂150克。尿素适口性差,可按日粮的1%与精料混合后拌草饲喂,喂后半小时内不能饮水。另外,春季昼短夜长,在白天喂好牛的基础上,夜间还需加喂一槽,日喂草13~15公斤。

二、一定要供给足量温水

早春如果给奶牛饮冷水,会使奶牛消耗大量的体热,降低产奶量;饮水不足,还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应注意供给足量的16℃左右的温水,温水中加点食盐和豆末喂牛,可起到降火、消炎作用。

三、必须要加强防寒保暖

牛舍内最适宜的温度为16~20℃,彻底达到“三暖”,即牛舍暖、饲料暖和饮水暖。成年牛舍内的温度要保持6℃以上,育成牛舍的温度要在5℃以上。禁喂带有冰冻、发霉的饲料,饮水槽放置在向阳温暖处。

四、确保牛舍清洁卫生

初春室温宜达到10℃左右,这既利于泌乳,也能提高饲料利用率。注意封堵牛舍四周墙壁的漏洞、装好门窗玻璃,挂上门帘、窗帘,圈内铺厚褥草,防止寒流侵入和贼风形成,提高舍温。舍内水泥地面应多垫、勤换垫草,既能减少牛体接触时的传导散热,还可保温、吸潮和吸收有害气体。

  春季是呼吸道病多发季节,若牛舍通风不良,过于阴暗、潮湿和寒冷,极易引发呼吸道、风湿性关节炎、疥癣等疾病。注意保持牛舍内的通风良好,牛舍湿度不要过大,其相对湿度不宜超过60%,否则会使奶牛受到外界刺激,导致其产奶量下降,严重者还会使奶牛患一些由真菌引起的病症。

  在控制好牛舍内温度与湿度的同时,还要注意牛舍环境的卫生情况。在奶牛的睡床上要经常铺一些干草,使其夜晚睡得舒适。

五、必须坚持日晒、运动

   在天气好时可以到户外运动,增加光照,同时也可采用白色荧光灯照明的方法来增加人工光照。既可增加牛舍的温度,还可以提高奶牛催乳素的分泌,增加产奶量。一般是按16小时/天光照时间,约3~5周即可见效,可使日产奶量提高6~10%。适当运动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和产生热量,既有助于消化,又能增强体质和抗寒、抗病能力。运动量不足会使奶牛发生难产和胎衣不下的比例大大提高,胎儿容易出现发育不良、胎位不正等。所以在气候寒冷,不宜放牧的季节,可通过驱赶来加强运动。每天上、下午都要坚持40分钟以上的运动。在晴暖天气,每天至少让奶牛运动2小时,然后牵至背风朝阳的地方晒太阳。

六、科学挤奶

  奶牛乳房体积较大,注意进行保健护理。

  1、擦洗乳房 用有机氯溶液(200~300毫克/千克)的温水清洗;

  2、热敷乳房 50℃左右的热水热敷,以促进乳房血管迅速扩张,增加乳房的血流量,加强乳脂的合成,并能反射产生催乳素,以刺激乳房多排乳;

  3、按摩乳房 手势要正确并形成规律,依乳头—乳房底部中沟—左右乳区—乳镜顺序进行按摩,先重后轻、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促进乳腺发育,提高产奶量。使用的毛巾、奶具使用前后必须消毒清洗,定期用2~3%NaOH溶液彻底消毒。

七、要认真刷拭牛体

刷拭牛体能提高产奶量,每天要用刮子或刷子认真刷拭1~2次奶牛全身皮毛,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牛生疮癣,有助于消化,提高产奶量。

作者:洪亮

出处: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委办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