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很多货压在经销商身上,不然销售额不会那么高。经销商被压很多货卖不出去。
随着2013年中报出炉,董明珠正式接管格力电器(000651.SZ)又走过了一个春秋。
这一年,格力电器将业绩从800亿做到了1000亿,并朝着1200亿目标迈进,同时还计划着在2015年到达2000亿。
当然,质疑格力将触及天花板的声音也从未消失。
好看的财务报表背后是承压的经销商。一位要求匿名的家电分析师告诉理财周报记者,董明珠去年才顺利履新,她亟需销售业绩来给自己正名。但去年空调市场又不景气, 所以要完成既定目标,就要给经销商施加压力。
而今年的中报透露出了一个微妙的信号,格力电器上半年经销商打款开始有所回落。
格力业绩增长天花板
2012年5月25日董明珠正式从朱洪江手中接过董事长权杖,转眼已过去一年。
当记者将董明珠上台一年,你觉得格力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抛给一个格力电器内部人士时,答案发人深思,更忙了,忙到只能看到自己眼前的工作。
这一年,董明珠先后上交了3张靓丽的成绩单,一张是2012年年报,将营收从800亿做到了1000亿另外两张分别是2013年一季报和中报。
2013年董明珠的目标是收入1200亿元,净利润过百亿,税收过百亿。
8月20日晚格力电器公布了2013年中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了营收534.89亿,同比增长10.74%实现净利润40.15亿,同比增长39.85%(扣非后是17.44%)上交税收48.8亿元。
可以说,在销售淡季的上半年,格力电器完成了全年任务的40%-50%。今年1200亿难度应该不是很大。如果上半年主动清理了渠道库存,下半年经销商又愿意铺货的话。华北某家电行业研究员认为。
不过市场并不完全买这些漂亮数字的账。8月21日格力股价暴跌3.54%8月23日继续下跌3.81%8月28、29日均下跌了近1个百分点。
前述家电研究员分析,其实格力股价往下走,最主要就是营收增速不高,10%的增长率基本上是弱于行业的。
记者统计发现,已发中报的51个家用电器企业里面,格力电器营收增长率只排在第29位。而主要竞争对手海信电器增长35.15%,排第5TCL集团增长31.5%,排第8美的电器增长18.72%,排第20。
资本市场仍然在担忧格力电器的天花板问题,无论格力电器从800亿做到1000亿甚至是1200亿。
董明珠则一边说着市场没有天花板,格力每年以200亿元的销售额增长不是问题,一边将目标定到了2015年2000亿。
格力就像是家电行业里的万科,体量太大,保持高增长并不容易。华东某家电行业研究员表示,再造一个格力很难,单独靠家用空调还不好说。先看今年的实现情况怎样还更实际。
预收账款减少15亿背后
事实上,格力电器的销售目标是凭借经销商的资金输送来完成的。因此,经销商打款情况是最重要的观察指标。
中报显示,截至2013年6月30日,格力电器预收账款72.01亿元,比去年年中(87.53亿元)减少了15.52亿元。
按照空调业的惯例,头一年的8月1日到次年的7月31日算作一个冷冻年。马上要有个冷冻年,6月份本来应是打款的高峰。
这个波动比较小,不好解读,并且7月份打款的数字咱们又看不到。前述华北家电研究员透露,不过原来市场就有传说,去年下半年董明珠为了达到业绩目标铺货比较明显。那么今年上半年就要消耗去年下半年的渠道库存,铺货增速就没那么高。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