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针对各种大学生求职需求的就业技能培训越来越火。其中空姐培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部分。记者日前从北京消费者协会教育系统分会了解到,选择正当的培训机构不仅可以避免求学陷阱,还可以保证自己的求学质量,为将来的求职找到一个较高的起点。
日前,有一位读者向本报咨询,她的女儿今年大学毕业想当空姐,看到一些培训机构招生宣传中保证100%就业。她向一家培训机构咨询时,对方很有信心地说他们学校与一些航空公司高层有很好的关系,她的女儿自身条件很好,又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不用参加培训了,只要交6万元钱,就可以拿到结业证,并保证找到工作。北京消费者协会教育系统分会马学雷秘书长表示,对于这种招生宣传和承诺,消费者一定要警惕,尤其是在广告宣传或各种推销课程的过程中出现以100%取证为承诺的收费时,消费者一定要向教育主管部门或相关行业协会咨询查证,这种证书是否在相关部门备案、有多大的含金量、是否真是国家颁发或认可的证书。
一位培训机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空姐培训是一个市场热点。空姐收入高,工作环境相对好,很多学生都向往这一工作。正因为如此,很多培训机构不顾自身条件打着保证就业、保证发证的承诺招生。有些机构打着各种名目向学生高收费,甚至有些说是找工作时的“人情费”不能开收据,学生和家长一步步地掉进这样的求学陷阱。当发现上当时这些培训机构大多是能拖则拖,实在拖不过去了就“人去楼空”。
本报教育消费指导专家团成员、中国教育维权网首席律师王杰君介绍,他曾经接到过一个针对空姐投诉的案件,与此事如出一辙。最后家长只能通过法律途径寻求解决。
马学雷秘书长表示,在解决纠纷的时候,一些教育消费者往往是一笔糊涂账,拿不出相应的证据,这为消协的工作带来很大被动。所以他提醒教育消费者,求学时:首先,要看清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查看它法人登记证的经营范围、有效期、是否年检等;其次,还要了解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比如空姐培训要看它有没有航空模拟环境、实习实践场所。
第三,对于就业承诺家长和学生一定要三思,一个培训机构几十名学生说上哪个单位就去哪个单位可能吗?
第四,相关的招生简章、发票要保存好。签订学习与培训合同时要注明学什么内容、什么层次、用什么方式、什么资格的老师、在什么地方、上学时间等等。
王杰君律师也表示,在教育消费维权的司法实践中,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已经有了,但是收集证据、保存证据的意识还不够,各种招生简章、发票、收据都要保存好。而且很多家长借钱给孩子上学,出了事之后不仅生活陷入困境而且心理压力很大。在他此前接待的案件中,女孩子有一段时间不敢出门,怕邻居笑话。所以家长更应该注意培养孩子靠能力找工作的意识,及时从心理阴影中走出来。(王海晋)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