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家电下乡 -> 理论探索
评论:家电下乡促进消费切实贴近农民心
时间:2013-02-16 00:00:00来源:中国三农市场网作者:易欣

家电下乡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家电消费 董芳忠/摄

  为扩大内需、让利农村消费者而推出的家电下乡活动,有效地刺激了农村家电消费,使农村消费者得到了政策实惠。但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将农村市场当成低端产品的倾销地,在下乡活动中偏重性价比不高的低端产品,以低价冲击农村市场,不仅给农村消费者选购下乡产品带来了不便,更挫伤了农村消费者对家电下乡活动的参与热情,以致妨碍了家电下乡这一惠农政策的有效推广。

  日前,全国第四次家电下乡招标工作如期完成,财政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对彩电、冰箱、冷柜、洗衣机、手机、电磁灶、微波炉、空调、计算机、太阳能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储水式电热水器等12类家电下乡产品进行了招标。从招标文件来看,招标办法中的大部分内容虽然延续了上一轮家电下乡的相关规定,但值得注意的是,新一轮招标文件在评分标准、有效期、新老投标企业的区分以及投标型号限定数量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尤其是在产品性价比和售后服务上提高了招标评分比例,使下乡家电产品更加贴近农村生活环境,为激发农村消费者对家电下乡活动的热情提供了保证。

  据记者了解,此次家电下乡评标采取综合评分法,和以前一样,具体分为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两个阶段。但是此次招标评分标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招标文件中不难看出,评分标准所含的企业能力、适应农村的性能、售后服务及工作方案、性价比等5项内容在分值上发生了调整和变化,企业能力一项从15分降至12分,其中,企业生产规模、研发能力和社会责任分别降低1分,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由之前的5分调低至3分,而性价比一项则从5分增至10分,翻了1倍。

  从此次招标评分标准的调整来看,新一轮全国家电下乡招标在强调农村适应性、售后服务的基础上,加大了产品性价比的考核,弱化了企业商务条件以及工作方案、应急预案之类难以量化的项目。对于产品性价比的考核,重在体现报价的合理性,投标企业不能恶意高价竞标和低于成本价投标。

  此外,售后服务一项尽管评分分值没有变化,但从考核内容来看,新增第六项的设置(执行国家相关售后维修服务规章制度的情况),则使评分更注重企业已发生的事实。

  记者了解到,此次家电下乡招标不再区分新投标企业和已中标企业,而是一视同仁。与上一次家电下乡招标不同,此次招标,将新老投标企业放在同一评审标准下,面对同样的评分标准、同样的评审流程、同样的评审办法,已中标企业不再被已有的光环笼罩,而是与没有经验的新投标企业一样面对更加严格的考核和评审。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对记者表示,鉴于家电下乡中曾出现的一些产品价格不够合理、一些企业网点实际覆盖率不达标等不良现象,本次招标将对投标产品报价的合理性、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点的真实性等进行严格审查。

  另外,此次招标明确提出,投标人最多可投标80个型号的产品。仅变换产品颜色和上盖款式可认为是投标型号的子型号,作为同一型号投标,每个型号的子型号不得超过4个。姚坚表示,可投标型号逐步增加,主要是为了满足农村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使农村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同时,可投标型号的增加也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引导企业不断实现产业升级。

  姚坚表示,家电下乡确实是一项重要且利好的政策,既有利于家电生产企业克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又能够让利于农村消费者。但不可否认,家电下乡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中,下乡产品维修的便利化和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最为突出。他指出,目前,由于农村面积广,农村消费者维权意识相对较低,致使一些不法分子混入,影响了家电下乡的信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商务部和财政部已经采取行动,进一步规范了相关办法,也安排了资金来加强对家电下乡企业维修服务网络建设,同时还开展了持续一年的打击假冒伪劣下乡产品的专项行动。

  姚坚告诉记者,此次招标,特意提高了性价比的评分指标,并且强化了售后服务执行标准,就是为了改变下乡家电的产品结构,满足农村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让农村消费者切实感受到这项惠农政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单页阅读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