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家电下乡 -> 消费者说
评论:“家电下乡”别把“奶酪”当稻草
时间:2009-01-15 08:30:00来源:作者:

    从2007年底的第一次“家电下乡”,到2008年底的第二次“家电下乡”,再到马上就要在全国大规模展开的“家电下乡”,“家电下乡”不仅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了家电行业关心的头等大事。

    外贸出口受阻,国内市场疲软,广阔的农村天地应该大有作为。“家电下乡”政策一公布,企业欢声雀跃,股价一路走高,“家电下乡”俨然成了家电行业最大的“奶酪”。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全国范围内的“家电下乡”,有可能影响未来几年内家电行业的竞争格局。据悉,此次“家电下乡”纳入补贴范围的产品包括彩电冰箱(含冰柜)、手机洗衣机四类,这些产品在农村销售,都有最高限价,政府给予每位购买者“售价13%”的补贴。有人作过这样的预测:由于农村冰箱的普及率仅有10%-20%,因此,“家电下乡”将会拉动农村冰箱销量增长50%以上,手机、彩电也有望将销量提升30%。

    “家电下乡”的目标消费群体是中国近9亿农民,这9亿农民兄弟是不是“家电下乡”的消费生力军,应该说还有待考证。仅从“下乡”的产品角度论证,就有农民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冰箱、洗衣机在现阶段并不实用。家里的菜在地里长着,现摘现吃,都是新鲜的。即便想提高生活质量,这收费不菲的电费也让他们有些望而却步。洗衣机,那就更派不上用场了。庄稼人的衣服用洗衣机是洗不干净的,关键的是大多乡村还没有自来水。

    曾有人说:“家电下乡不如医药下乡。”这话并非没有道理。

    早在2007年,“家电下乡”在全国只有3个试点。2008年11月财政部、商务部提出的第二阶段“家电下乡”计划中,不仅将“家电下乡”的范围有所界定,而且对“家电下乡”的产品范围也作了明确划分。显然按照有关方面当初的计划,“家电下乡”的推进是渐进式的,然而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却让这一渐进式计划突飞猛进起来。

    其实,“家电下乡”政策对家电企业来说就像“高考”。有的企业勉勉强强地符合条件进来了;也有远远超过分数线的学生;还有没有考上的落榜考生。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家电企业应及时调整企业经营策略,加强内部管理,注重产业升级,提高企业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

    “家电下乡”是家电企业的大“奶酪”,但不该是家电行业的救命稻草。

推荐阅读:

    四川:此轮“家电下乡”缘何再陷困境?

    不能让“家电下乡”也“山寨”了

    “家电下乡”--财政到底补贴了谁?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