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家电下乡 -> 消费者说
债转股传闻折射家电产销双方合作软肋
时间:2009-02-05 15:39:00来源:作者:

    日前,国内媒体报道,因资金链问题,海尔、海信长虹等企业欲将在国美电器的应收货款转变成股权,从而解决双方当前面临的困境。尽管该传闻遭到相关公司否认,但众多业内人士表示:此传闻绝非空穴来风。

    此后,又有海外媒体爆出,国美电器欲向私募股权基金公司出售20%的股权,从而缓解企业当前的资金压力。据了解,该项交易售价有望达到29亿港元,包括贝恩、华平、凯雷、厚朴等公司均表现出兴趣。

    笔者以为,近期围绕国美电器陆续爆出的相关传闻,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在金融风暴影响下,家电产销双方的日子均不好过,保持健康的资金链已成为当下所有企业共同追逐的目标。同时,上述传闻的出现,则令身处“黄光裕事件”漩涡中的国美电器处境尴尬,资金链或已成为当前国美保持正常运营的唯一瓶颈。此外,透过这一事件还折射出国内家电产销双方的合作模式急待转型,此前的“先送货后收款”模式已成为摆在家电产销双方面前的“一把刀”。

    尴尬的国美与被动的厂家

    当前,国美电器是否正遭遇资金链危机的严峻考验,外界不得而知。但随着美国第二大消费电子零售商电路城宣布破产,加深了家电企业对家电连锁商大量应收货款安全性的担忧。实际上,自“黄光裕事件”之后,围绕在国美电器周边的传闻陆续不断。随着“黄光裕事件”的“冰山一角”被拉开,相关案件侦办和关联人物陆续被调查,都在增加人们对于国美电器经营现状和发展走势的担忧。

    国美电器的尴尬现状并非自身经营不善而造成的,关键因素还在于作为国美电器所有者的黄光裕,其宏图大志已从电器连锁大王转向对资本动作大鳄的追逐,这种改变令本身经营良好、发展潜质优秀的国美电器遭遇尴尬。

    笔者以为,按照家电连锁商正常的运营模式,国美电器并不缺钱。其在全国拥有几百家自营销售门店,每天就可以获得大量现金回笼。但现实情况却是,透过国美电器的三季报不难发现,其存在对长虹、康佳、海尔、海信等上游家电企业的大量应付款。而上述被欠款厂家的三季报中的应收款金额也佐证了上述情况确实存在。

    面临国美等连锁商的货款拖欠,处在产业链上端的厂家却无法实施有效解决手段。一方面,国内家电连锁商数量有限。另一方面,家电厂家间竞争程度激烈且日趋恶化。家电厂家销量的提升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流通渠道支持。众多厂家除了同意国美在货款支持周期和支付方式上的特殊条款外,还要额外承担国美阶段性降价补差、促销费等支出。

    正是在这种因素的推动下,造成了现阶段众多家电厂家不得不考虑安全、无风险的收回国美所欠货款。此前传出几家厂家欲将“应收款转股权”的方案不失为可实现双方共赢的策略。从国美角度来看,债权转股权可以大大缓解对上游供应商支付货款的压力,同时一旦上述厂家入股后国美还可获得他们在产品价格和货款支付周期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从家电厂家角度来看,面对同属于家电产业链中的国美电器,符合许多家电企业提出来的做大做强产业链方向。近年来许多企业都在积极打造自有渠道,开设专营店等方式来抗衡国美等连锁商的霸权,减少对国美等连锁商的依赖性。而一旦上游厂家入股零售商,不但可以推动厂商双方在合作方式上的政策调整。

[1] [2] 下一页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