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家电下乡 -> 消费者说
家电忽悠术:谨防夸大其词、偷换概念
时间:2009-03-13 10:15:00来源:作者:

    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家电时,都有“找不着北”的感觉,厂家和商家天花乱坠的宣传,常常让人如坠云里雾里,不知虚实。事实上,由于家电产品构造复杂,在很多宣传中都存在着“忽悠”成分。一不小心,就很可能跌入厂商有意无意设置的“陷阱”,在“3·15”即将到来之际,不妨一起拆开N种家电忽悠术背后的“谜”。

  忽悠术1:夸大其词

  案例:在“节能、环保”等大趋势下,前两年某知名品牌推出了一款特别的洗衣机,声称洗涤方式与传统的洗衣机不同,可以不用传统的洗涤液来洗涤,甚至只用水就能洗干净,更为环保。

  中国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一位主任私下里不点品牌地向记者表示:“这类洗衣机是有其特殊的一面,不应该以传统眼光来看待。但是在产品宣传上有夸大之嫌。”他还透露,该洗衣机声称过了国家最高的6A标准,但事实上在做6A检测时,使用的却是传统加了洗涤剂的程序,并非其宣称的特殊洗涤程序。记者深入调查还发现,从洗涤原理来看,只用水通过电解等方式洗涤,其实并未达到那么高的洗净比。由于夸大宣传,最近两年该产品在市场上的宣传势头也无声无息了。

  解析:家电以功能和品质取胜,很多新技术和新功能本身存在着很多亮点。但某些厂家在宣传的时候,一味夸大,甚至让人觉得不可理喻。消费者在“雾里看花”之中,不能偏听偏信,要明辨是非,善于发现宣传中的纰漏,另一方面也要请教第三方较为中立的技术专家,以获取更确实的信息。

  忽悠术2:短斤少两

  案例:去年张先生购买了一台32英寸液晶电视,花了将近4000元。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用尺子量了一下电视机的尺寸,才发现其屏幕对角线的长度仅为80厘米,而标准的32英寸应该是81.28厘米。张先生感觉到受了欺骗,认为电视机尺寸缩水应属欺诈行为,于是起诉了商家并且要求赔偿损失。

  法庭辩论时,生产企业方面表示:“32英寸液晶电视所使用的液晶屏都是80.4厘米,因为多数品牌使用的液晶屏都是31.5英寸,是生产方生产模具的差异造成了这个微小的差距。”按照目前通行的“行业标准”,一般都四舍五入到32英寸。最终,“行业标准”占了上风,气愤的张先生也颇感无奈。

  解析:不光买菜会“短斤少两”,其实家电产品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尤其是彩电的尺寸,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产品的容量,有可能出现小于标注值的情况。消费者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另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拿工具进行简单的现场测量。

  以彩电为例,如果屏幕比标注值“短斤少两”,有可能是厂家故意切成更小的屏幕,更可能是厂家使用的不是A级屏或生产工艺不过关,非A级屏的价格比A级屏低很多,通常在性能和尺寸上会有不足。消费者要倍加留意。

  忽悠术3:偷换概念

  案例:近年来,电热水器漏电伤人乃至导致人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鉴于国内很多家庭都存在电路漏电的问题,国内电热水器的标准中也强调了这一点。某知名品牌推出了一种可以防止环境漏电的技术。本来这项技术有一定的可取性,但是为了打击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该电热水器在宣传时混淆了其专利技术和“防漏电”标准的概念。

  事实上,“防漏电”是一个标准,如果能够达到“防漏电”的功能,采用何种技术都是可行的。但由于该技术与“防漏电”无论在语义上还是概念上,都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很容易造成混乱,让消费者感到迷惑。

  解析:在听到很多似是而非的概念时,消费者除了要带有质疑的心态,还可设法进一步了解每个概念的真正含义。既是偷换概念,必然有逻辑上讲不通的地方,仔细推敲一下,或许就能发现“破绽”了。

  忽悠术4:虚张声势

  案例:很多家电产品很善于玩概念,没有概念创造概念也要上,往往虚张声势。

[1] [2] 下一页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