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家电下乡 -> 消费者说
公安打击电信诈骗 民警支招如何预防
时间:2009-10-26 10:25:06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孟奇
  7月14日,记者从市公安局刑事犯罪侦查支队获悉,我市公安机关将开展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电信诈骗刑事犯罪活动。   随着我国金融、通信业的快速发展,虚假信息诈骗犯罪迅速在我国发展蔓延,近两年,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的网银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今年6月12日公安部专门召开会议,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专项行动。   被犯罪分子利用虚假信息实施诈骗的案件在我市也时有发生,对部分群众造成了不小的财产损失。为了有效遏制电信诈骗发展蔓延的势头,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不受损失,市公安局这次开展的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专项行动,将严厉打击电信诈骗刑事犯罪活动,破获一批电信诈骗案件,打掉一批电信诈骗的犯罪团伙;摧毁一大批电信诈骗的窝点。为了防止此类案件在我市发生,公安机关向全市人民提供一条防骗口诀“家庭情况要保密,不明来电多警惕,电信诈骗花样多,不予理睬准没错”,做到以上几点就能够有效防止被骗。   民警也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十四种常见电信诈骗犯罪手段。  1、冒充熟人诈骗。嫌疑人通过拨打事主电话冒充其外地熟人朋友或关系单位熟人(首次拨打,往往是以“你猜我是谁”“还记得我么”等语言“套磁”骗取事主信任),谎称来京出差办事,以出车祸、嫖娼或赌博被抓、家人住院等理由,要求事主通过银行汇款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2、中奖信息诈骗。嫌疑人利用事主投机致富的侥幸心理,借助网络、短信、电话、刮刮卡、信件等媒介为平台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资、税费为由,骗取钱财。   3网络购物诈骗。嫌疑人在互联网发布虚假廉价商品信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则要求先垫付“预付金“、”手续费“、”托运费“等,并通过银行ATM机骗得钱财。   4、电话欠费诈骗。嫌疑人冒充电话局工作人员拨打事主家中电话,声称其家中电话欠费,将事主电话转接给所谓的公安局,让事主核实,假冒公安人员谎称事主个人信息泄露,银行帐号已被人利用进行犯罪(如洗黑钱、涉嫌诈骗等),要求事主及时进行账户保护,并将电话转给某银行客服中心,假冒的银行工作人员要求事主将存款转到两个或三个银行卡的账号上,并让事主到ATM机上按其指令进行操作,实施诈骗。   5、虚构“购车/房退税”诱导事主到ATM进行转账操作。嫌疑人事先通过其他手段获取购车/房人详细资料,以国税局或财政局工作人员名义用电话或短信方式联系事主,谎称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事主可享受购车/房退税,并留下所谓“服务电话“或”领导电话“以骗取事主信任,一旦事主与上述电话联系,即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诱导其到ATM机进行假退税真转账的操作。   6、假冒汇款或催还借款名义进行诈骗。嫌疑人先发送诸如“你好!请把钱汇到xx银行(或其他银行);账号:XXXXXXX,谢谢!”之类的短信,事主误以为是商业伙伴或债权人的短信,即按要求把款项汇到某指定账户,再去核实,后悔莫及。此种诈骗嫌疑人往往是误打误撞,恰巧事主正准备办理汇款事项,因粗心大意不及多想,结果把钱款“给”错了对象。   7、虚构股票个股走势的诈骗。嫌疑人以某某证券公司(多以XX(如上海等)某某证券公司)的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的方式散发虚构的个股内幕消息和个股走势,实行会员制,按照会员等级收取一定费用。若指定的个股走势碰巧吻合,则再以索要咨询费并许诺将继续提供个股内幕消息或走势的方式实施诈骗。   8、贷款诈骗。嫌疑人针对需要小额贷款的群体,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发送虚假贷款信息,一旦有事主与其联系,则以收取贷款人保证金、利息等名义,骗取事主钱财。   9、以“假车祸或摔伤住院”为名的诈骗。嫌疑人在预先了解事主及其子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事主子女上课(或上班)手机关机的期间,冒充医务人员或学校辅导员等身份,通过打电话给事主家人或朋友,谎称其子女“出车祸”或“上体育课摔伤”住院,急需汇医疗费,从而达到骗钱的目的。   10、虚构绑架事实的诈骗。嫌疑人给事主亲人打电话,谎称事主孩子被其绑架,并模拟孩子的哭声、叫喊声,从而骗取事主钱财。   11、事先录制QQ视频,诈骗QQ好友钱款。事先通过盗号软件和强制视频软件盗取QQ号码使用人的密码,并录制对方的视频影像,随后登录盗取的QQ号码与其好友聊天,并将所录制的QQ号码使用人视频播放给其好友观看,以骗其信任,最后以急需用钱为名向其好友借钱,从而诈骗钱款。   12、发送虚假招聘广告诈骗。嫌疑人以招聘业务员为名,发布虚假广告信息,事主一旦与其联系,便以收取“介绍费”、“培训费”、“服装费”为由实施诈骗。   13、发送预测彩票信息诈骗。通过互联网散发虚构的预测彩票(六合彩)信息,实行会员制,通过注册会员,预测中奖号码,收取会员费、保证金、税金等实施诈骗。   14、发布敲诈勒索的信息实施诈骗。向手机用户发布“不想血光之灾”、“要你办的事没办好,请把钱退汇到XXXX帐号”、“如不将钱汇到xxxx帐户,则卸掉你的大腿”等内容信息,事主因害怕产生后果,往往主动向指定帐户汇钱。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