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刺激政策相继退出、政策性市场透支显现、产能过剩、库存压力加大等等因素给今年的家电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业内也公认今年是家电市场的冷年。在一片悲观的预期中,中国家电协会理事长姜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诸多不利因素客观存在,但也没有必要悲观,支撑家电刚性需求增长的因素依然存在,比如城镇化带动城镇人口增加,同时,家电产品10年左右的更新期正进入高峰,这些都使得更新成为家电业稳定的增长点。尤其是更新消费中所蕴含的消费升级,不仅为家电业带来了市场机会,而且将驱动整个家电产业进行结构升级,为家电市场带来更大的希望。
产能过剩
致库存压力大增
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和节能补贴等政策的刺激,不仅带来了家电市场销售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家电产能的激增。但是随着相关政策的陆续退出,家电产能日益显得过剩,库存压力倍增。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甘永和近日向本报记者透露:“预计今年国内冰箱销量将下降20%-30%,从去年的5000万台下滑至4000万台。”他指出,经过前两年高歌猛进的扩产后,目前国内冰箱产能已超过1亿台,预计今年国内冰箱销量或将出现负增长。同时还有分析师认为,我国冰箱业产能过剩三成,今明两年将迎来行业洗牌。
与此同时,高产能带来的高库存压力也让企业不堪负重。以空调业为例,截至2011年12月底,国内空调库存量突破1198万台,超过此前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的2008年的1174万台历史最高点。如果再加上经销商手中的积压,库存数量更为庞大。
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何继琼认为,由于中国家电市场整体消费能力提前透支,2011年出现了家电产能整体过剩、城市市场主要家电品种百户拥有量趋于饱和以及房地产调控、原材料运营成本上涨等利空家电市场的因素。而且这些利空因素在2012年还将延续,家电市场销售状况不容乐观。
产能过剩、市场萎缩,两面夹击,家电业面临新一轮变局。奥维咨询白色家电中心研究总监韩昱认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冰箱业本来已有一批杂牌企业出局,但家电下乡政策让其余一些中小企业活了下来。随着该政策逐步退出,残酷的洗牌不可避免。
消费升级
促企业加快转型
针对当前国内家电企业面临的困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成为抵御市场下滑的有效武器。中怡康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家电业呈现产品全面升级态势。以白电产业为例,在空调领域,变频空调零售量份额接近50%,同比增长达55%;在洗衣机市场,滚筒洗衣机仍旧是带动市场快速增长的“发动机”,零售额市场占比超过44%;而从冰箱市场增长趋势来看,三门、多门、对开门等高端产品的零售额占据了整体冰箱市场60%的份额;在彩电领域,智能电视的渗透率在2011年12月就已高达33%。
如今,消费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传统家电的基本使用功能,具有高科技技术含量、人性化功能及时尚外观设计的高端家电消费需求呈上升趋势。
上一页123下一页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