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新房置新家电是件高兴的事,但买到质量差又威胁安全的家电,好事就变成烦心事了。近年来,有关部门为打击“问题家电”作了很多努力,但仍屡有出现。为此,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应该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
彩电爆炸引发专项检查
去年11月,消费者李某在北流市城南路一家电器店购买一台某品牌彩色电视机。使用两个月后,彩电在关机状态下发生爆炸。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其他财物损毁,但这台彩电已不能继续使用。李某怀疑电视机质量存在问题,请求当地工商执法人员帮忙维权。
接到李某投诉后,工商执法人员立即到李某家进行现场调查。由于线路、茶几等都已被烧黑,无法看出是电视机质量问题还是线路问题。执法人员又到销售电视机那家电器店进行检查,发现该店老板何某涉嫌销售无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的彩电。工商部门后查明,何某销售的彩电属于伪造产地、厂名、厂址和冒用他人认证标志的商品,依法没收何某经营的7台彩电,并对何某进行相应的处罚。
由于涉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查处何某不法经营行为的同时,北流市工商局迅速组织执法人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电视机产品质量专项检查行动,检查经营电视机的店面163间,立案5起,没收问题电视机37台。
家电质量问题投诉多
去年5月,家住北流市民安镇的许先生在北流城区某家电城花2550元购买了一款品牌电冰箱,使用半年后,冰箱发生自燃,殃及旁边的饮水机、书桌、电饭煲等,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去年6月,玉林市的廖某在玉林城区一家大型商城花1500元购买了一只电紫砂锅,使用4个月后,紫砂锅外壳起火并把抽油烟机、消毒柜等电器损坏……
玉林市工商局表示,去年以来,家用电子电器类产品质量问题投诉渐成玉林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其中多以买到假冒名牌家电、家电存在质量问题引发安全事故等为主。为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工商部门将继续加大对家电市场的监管,特别是加大对流向农村的家电市场的监管,防止不合格产品、翻新产品进入市场。
选购家电要谨慎
工商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选购家电时要注意四方面问题:
要仔细查看,货比三家。应查看所购电器是否具有合格证、保修卡等,对同类产品要多进行比较,选购技术成熟、厂家服务网络健全的产品。此外,售后服务也很重要,应尽量到信誉度较高的大商场、大型连锁卖场买家电。
要警惕消费陷阱,理性消费,切勿贪图便宜。为吸引消费者购买,有些商家会推出很多优惠活动。对此,消费者要擦亮双眼,事先多了解商家促销的实际内容。要记住,即使是赠品,同样享有包退、包换、包修的权利。有时一些厂商推出的特价商品会少了某些辅助配件或服务保障。为了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消费者需要核实清楚,确保这些产品服务不打折、不留下后患。对一些以终身保修招揽生意的商家,消费者要多留个心眼,以商品本身的质量为重,不要被终身保修的承诺所迷惑。
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保存好购物发票,出现消费纠纷及时向工商部门投诉。在家电产品消费纠纷中,时常会遇到因消费凭据丢失、发票开具其他商品名称等造成纠纷无法处理的情况。为方便日后维权,消费者在购买家电产品时,应注意保存好发票、“三包”凭证等,而且应确保票据上有购物时间、地点、经销商名称等重要信息。对于企业的额外承诺和消费者的特别要求,应特别标注出来。
要多了解家电产品的维修保养方法。家电产品使用不当常常是厂商和消费者发生纠纷后的争议焦点,虽然不排除有些厂商推脱责任,但消费者不了解使用常识、保养方法的情况也比较普遍。消费者使用家电产品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提示进行操作和保养,以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家电出了问题维修人员上门维修时,应要求维修人员详细填写保修卡,并保留好换下来的配件,以便事后出现问题作为投诉证据。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