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米粉加工业情况调查及思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米粉是我国南方千家万户最喜爱的早餐食品。米粉质量是否安全?食用米粉是否放心?做为具有行业服务、行业自律功能的永州市粮食行业协会、永州市粮食经济科技学会,在市科协、市粮食局的指导下,组织联合调查组,自年初以来对事关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全市米粉产业,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调查发现:全市米粉加工业的质量安全“现状堪忧,危机四伏”,亟需“清理整顿,规范运营”。
一、米粉加工业基本状况
1、非法生产占据主流。众所周知,米粉业的繁荣和发展依赖于市场需求及经营环境。由于消费者的习惯和口感,永州米粉细分为湿米粉和干米粉两种,我市祁阳市场全部为湿米粉,冷水滩和零陵市场湿米粉占3成、干米粉占7成,其他县及乡镇均为干米粉。据初步统计,全市现有大小米粉加工厂家200余处,从业人员千余人,日处理大米200多吨;全市米粉经营店近1万家,星罗棋布城乡各地,日流转销售米粉300吨以上。庞大的米粉市场和可喜的利润空间,吸引了一大批米粉加工的淘金者。调查发现,全市众多的米粉加工厂家中,只有永州华利工贸公司、祁阳食用粉业公司、祁阳盛发食品厂等米粉加工企业管理规范,设备先进、工艺完善、质量可靠,持有QS认证生产。然而,这几家正规米粉加工企业的全部加工量仅占全市总量的18%;另外8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隐藏在城区背街小巷或城乡结合部的米粉小作坊瓜分。这些米粉非法生产者,基本上不办理营业执照,没申领粮食收购许可证,更不具备粮油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他们或为夫妻厂、或为兄弟父子坊,租1~2间民房,架起几台简陋的磨粉机和榨粉机,2~3人每天生产米粉300~1000公斤。为了逃避监管和税费,他们或昼伏夜出、晚上生产,或悄无声息、关门作业。这些米粉加工游击队,既踩红线又打擦边球,畸形发展得兴旺发达。
2、质量安全隐患重重。稍具常识的人都知道,好原料成就好品质,米粉品质和卫生质量的控制权、决定权主要取决在米粉生产厂家。调查发现,在失控的经营环境里,米粉非法生产者为了追求米粉的利润最大化,唯利是图,无视米粉原料大米的质量要求,以价格便宜为唯一标准,购进的原料基本上是没有QS标志、质次价廉的黄变陈米、碎米,更没有建立必须的原料、在制品、成品质量检验工序。米粉非法生产者为了降低生产费用,选择厂房的标准是租价低、隐蔽严,在环境恶劣、面积狭窄的加工场地,没有防蝇、防尘、防鼠等卫生设施,工人没有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有的更是赤膊上阵,周边的垃圾、苍蝇、灰尘等有害物质对产品大肆污染。成品干米粉的流转是既无包装、又无卫生防护措施,“赤身裸体”丢在车厢板上,运送到各米粉经营店,造成米粉多次重复污染。我们实地查看了县区多家米粉厂,其中,具有“脏、乱、差”代表性的冷水滩区一家夫妻干米粉厂,几台机器安装在一间房内,米粉在大街空坪晾晒,空坪紧靠一家公厕;走进零陵区河西一家湿米粉加工厂,一间既是生产车间、又是原料仓库的破厂房被杂草和垃圾包围,晚上生产的车间既没上锁,又无值班人员看守,车间馊气难闻,机器锈迹斑斑,地面污水横流,老鼠到处乱窜,几十包没有QS标志的外地大米包装破烂,黄粒米严重超标。
3、危害社会不可忽视。米粉非法生产者的社会危害性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践踏市场经济公平竞争法则。他们的生产设备简陋,不购置检化验设施,加之是无证无照生产,不需要交纳税费,投入和开支少,凭着原始的低成本优势抢占市场,从价格上击败了正规合法的米粉加工企业。非法生产者还严重偷税漏税,据匡算:全市200多家米粉加工厂家,除少数正规企业依法缴纳税费外,年流失非法生产者税金约600多万元。二是个人私利凌驾于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之上。他们既不知道《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也毫无质量安全和职业道德观念,以攫取个人最大私利为目的,不按照大米质量标准购买原料,又不懂得粮食安全储藏知识,更不会执行米粉质量和卫生标准去生产,仅凭着一点一知半解的加工技术从事“人命关天”的食品加工。他们以米粉好卖多赚钱为信条,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米粉品相,增加米粉的筋力及保存期,获得入口爽滑、口感舒适的米粉,有的在米粉中添加来路不明、严重黄变、质量不合格的玉米淀粉;有的添加明矾、明胶等化学原料以增加米粉的韧性,添加防腐剂来延长米粉保存,这已经是传统技术生产的公开秘密。许多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深受其害,由于长期食用主要成份为三氧化二铝的明矾,导致人体铝成分大量滞留,影响新陈代谢功能,使人出现浑身乏力、骨关节疼痛等症状,迟缓少儿生长发育,致老人痴呆等危害;有的黑心老板更是无法无天、无良心,在米粉中添加对人体有害的次硫酸氢钠甲醛(吊白块)、硫酸铝钾(钾明矾)、硫酸铝铵(铵明矾)、硼砂、漂白剂等一些工业化工原料,食用者的肝脏等器官受到伤害,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嗜睡、食欲减退、视力下降等症状,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国家虽然明令禁止化工原料用于食品,然而法规却制止不了不法厂商的贪婪。质监人士内部称:“最好不要吃米粉,实在要吃米粉就吃湿米粉”。
4、依法监管难度较大。米粉加工和面条、植物油、豆制品加工一样,既可以做成技术含量较高的高端粮油产业,更是一个抬脚就可以进去开业赚钱的粗加工业,只要买一台机器就可以压面条、出茶油、做米粉、成豆腐,极容易生存和发展。监管中的难点主要有二:一是监管盲点太多。众多的非法生产者采取或地下作业、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加工,监管人员看不见、找不到、查不着,依法监管无法到位。二是监管时有失范。个别监管人员知法违法,贪图小利而失大节,据非法生产者透露:“实在倒霉被发现了,就‘破财求安’,花600~3000元了难”。正是由于监管不力,米粉市场竞争严重无序,非正常的经营环境让正规企业困难重重,一些严防死守质量安全的厂家非常寒心,认为“既然质量安全管理好坏都没事,我们又何苦投入这么大的本钱和精力呢?”严重挫伤了正规企业坚持质量安全的良心。调查发现:正规企业为了做好米粉产品,发展米粉产业,守法经营,依法纳税,舍得投入资金和科研经费,同时也迫切希望净化米粉市场,全行业走上正轨。调查组在我省米粉行业唯一的“全国放心粮油示范企业”、湖南省米粉地方标准制定单位华利工贸公司看到,该公司现有1万㎡达到gmp设计要求的现代化厂房,拥有38台全封闭米粉配送车,日转化大米10吨左右,企业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3项实用新型和1项发明国家专利,生产的华利米粉荣获“绿色食品”认证,公司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升级换代工艺技术和科技研发,米粉生产采用第二代生物酶发酵新技术,不添加任何化工原料,可使大米的直链淀粉结构发生改变,转化为营养抗性淀粉,米粉抗老化并带有大米清香,产品外观光滑、色泽一致、不易断裂、口感软滑、耐储存。我们认为:这些正规企业老老实实,凭良心、按规矩做米粉,就是想把米粉这一事业做好,让老百姓吃上质量安全的放心米粉。
二、发展米粉产业建议
永州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常年水稻种植面积600万亩以上,稻谷总产量250万吨以上,产量居全省第4位。尤其是永州迅速发展的优质稻生产和众多实力强劲的大米加工企业在省内外令人瞩目,资源禀赋的优势不但使永州成为湖南优质水稻主产区,还已成为全省重要的名优大米出产地,永州大米畅销外地,业内已有“湖南优质大米五分天下永州占其二,外销大米永州居首位”的美誉,全市大米加工企业创“中国名牌”大米2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全国放心大米”38个,“有机、绿色、无公害”大米59个,为大米转化加工成优质米粉和发展高端米粉奠定了原料基础。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因势利导发展永州米粉产业化经营责无旁贷,保障米粉质量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任重而道远。
1、广泛宣传,吸引全社会关注米粉质量安全。通过电视、报纸、网站等传媒,宣传报导米粉行业的正反面典型,揭示米粉质量安全的严峻局面,督促米粉经营者依法经营;开展米粉质量安全科普宣传,尤其是要在学校、厂矿等人口密集地区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帮助消费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毒米粉”、“陈化粮米粉”,增加社会各界对优质品牌米粉的认同感,引导消费质量安全的放心米粉;质监、卫生、粮食、物价等职能部门,以及协会组织,要充分尊重公众的消费知情权与健康权,定期向社会发布米粉质量、米粉品牌、安全卫生、价格等信息,透明米粉质量和价格,合力营造起一个健康有序、公正公开的米粉业经营环境。
2、齐抓共管,强力推进米粉行业依法经营。米粉质量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各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协会都重任在肩。各级政府要拿出西安市政府建设“放心馒头工程”的魄力与决心,将“放心米粉工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包括米粉在内的食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度与问责制度,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从制度上严把米粉质量安全的监管,把米粉质量安全检测监管常态化、制度化。各职能部门要强化执法,严查细管,对现有米粉生产厂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查处和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的黑作访,重拳打击添加化工原料和恶性竞争行为;同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职能部门要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既分工又合作,互通情况,共享信息,形成合力,严防死守各道关口,抓好不合格米粉的“查、堵、防”工作,查处无证生产销售不合格米粉的行为,堵住不合格米粉生产销售的渠道,防止不合格米粉流入市场,实现全方位监管;强力推进米粉强制性标准和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实现米粉包装上市,避免运输销售过程中二次污染,确保群众消费安全;要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大力提升检测技术和监管水平,坚决杜绝不廉洁从政行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开展行业自律,自觉规范经营行为。
3、培育龙头,引领米粉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主体繁大的米粉经营个体户,经济实力不足、质量意识不强、品牌观念不浓、安全责任不管,生产、经营、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严重存在,严重制约永州米粉产业的健康发展。而讲诚信、有品位、上规模、有实力的米粉经营企业虽然很少,但他们守法规、讲诚信、产品好,在省内外知名度很高,这也就是永州米粉产业发展的亮点和希望。期盼政府和有关部门借鉴学习西安“放心馒头工程”的做法,大力扶持和打造“放心米粉工程”,在每个县区培育1~2家米粉产业化龙头企业,帮助他们做好做优、做大做强。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和自愿原则,整合行业资源,采取“统一采购、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生产、统一运送、统一销售”,实现米粉规范化生产和连锁经营,开发具有永州特色的多品种名优米粉产品,又好又快发展永州米粉产业化经营,促进永州稻米产业更加强势发展。
作者单位:永州市粮食行业协会 永州市粮食经济科技学会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