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四季连续的干旱严重影响了春耕进度,为确保大旱之年农业不减产、农民能增收。日前,贵州近15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做好田间管理,开展抗旱保苗保春耕工作。
面对历史罕见的干旱,贵州灾区干部群众不等不靠,积极应对,采取集中育苗、分散移栽的办法,保苗促春耕。
贵阳市安排专项资金102万元,派出技术人员下乡组织农民抢抓时机开展春耕。目前已完成集中育苗109亩。同时加大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力度,保障旱区农民的春耕生产。
在黔西南州兴仁县雨樟镇的长箐村,由烟草部门投资数百万元兴建的烤烟大棚集约化育苗点,今年3月初投入使用以来,已育烤烟苗近3万盘,可移栽大田3600多亩。
贵州省农业部门突出对小麦、油菜、马铃薯和蔬菜等夏收作物的田间管理,以追肥保产为中心,以实现“一二类苗千方百计增产,三类苗千方百计保产,绝收田块最大限度降低损失”为目标,努力把干旱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与此同时,加强小麦条锈病、油菜菌核病等重点病虫害的防治,避免生物灾害与自然灾害叠加,推广抗旱品种和节水技术,防范冰雹、倒春寒等突发灾害天气的影响。
贵州省农委主任刘福成介绍说:“贵州将充分利用现有水源,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旱育稀植和玉米育苗移栽、挑水点播、地膜覆盖等节水栽培技术,抓好集中育苗和种苗调剂,努力实现春耕生产不空田,确保秋粮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万亩以上。”
针对最近部分地方降雨增加,土地墒情稍有改善的状况,贵州省干部群众抓紧时间春耕,加强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做好在田作物浇水灌溉工作。
据了解,目前贵州省水泵、柴油机、油料、肥料等各种抗旱保苗物资准备充足,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确保打赢春耕生产这一仗。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