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辽城乡郭家村农民郭运廷靠养殖獭兔发了家,带动村里90%的农户发展起了养殖业,全村的獭兔养殖规模由过去的800只发展到了3000只,户均增收3000余元,成为闻名全县的獭兔养殖专业村。
涉县有34万农民,其中有一技之长的达3.5万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该县把培育造就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作为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全县有一技之长的农民进行摸底,将其特长、收入状况等基本情况登记备案,按照“田秀才”、“技术大户”、“农民经纪人”、“网络农民”、“白领农民”等分类使其对号入座,进行重点培育。该县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协助、政校联办的方法,依托全县8个“新农民培训基地”和 各村的“新农民夜校”,定期、分批组织集体学习,重点学习农业产业实用技术、计算机网络应用等技能。
政府的培育和引导,使一批新型农民脱颖而出,发挥出了巨大的“链条效应”。在新型农民的辐射带动下,该县2万多农户发展起了生态种植、养殖等高效农业,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60多个,建成生猪、肉牛、柴鸡等专业村15个,促农增收600余万元。富裕起来的农民又将挣来的钱投到扩大生产规模,建设新农村上。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县共调动农民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达600余万元。(来源:河北农业信息网)
作者:苏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