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金农工程 -> 农事信息
信息打造致富“金”桃
时间:2009-10-29 14:36:19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尤丁



在辽宁省普兰店市城子坦镇北部歪顶山下,放眼望去,一座座温室大棚遍布山岗,排列有序,十分壮观。当人们来到这里问起温室大棚的情况时,当地的乡亲们都不约而同地夸起了高昌文,称他是地地道道的“致富能手”,远近闻名的“棚桃大王”。

家住普兰店市城子坦镇郑沟村的高昌文,今年48岁,1989年入党成为一名党员后,积极参与农业生产。八十年代初,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高昌文承包了12亩山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虽然起早贪黑,四季辛苦劳作,可一年下来年收入不过2000元,这些收入勉强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高昌文也想到过谋求致富门路,可一直苦于不懂技术,加上信息不畅求教无门,就这样,靠种田为生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十几年。

进入九十年代末,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信息化建设逐步深入,特别是通过电视上的农业致富节目,平常多读报刊,听科技讲座,高昌文的心活了。他觉得,农民要想致富,必须克服旧的传统思想和小农意识,更要不断学习才能跟得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脚步。高昌文主动找到村里,提出要在自家承包田里建一座桃棚,得到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后,他一边组织人建棚,一边到外地学习棚桃种植的新技术、好经验。当年,高昌文搭建大棚产桃的纯收入就达到了1.5万元,这个数字是过去年收入的七倍之多。高效益、高收入不仅让高昌文尝到了甜头,更增强了扩大规模进一步发展的信心。明确致富的风向标之后,高昌文干劲十足,他在自家承包的土地上,不断扩大大棚数量,到2006年底,共建大棚5个,每年仅种植棚桃一项的收入就达8万元以上。

高昌文的日子富裕了,可他的头脑依然清醒,高昌文清楚,自己之所以能走上致富路不外乎是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快捷的市场信息,而这些宝贵财富的取得统统要得益于信息的传递畅通。高昌文决定将所学到的棚桃栽培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传授给村里其他农民,帮助他们跑市场、找客户,大家共同致富。如今,每年由高昌文经手销售的水果总量达180多万斤,在他的积极带动下,当地村落现已发展大棚1500座,年总收入可达2000多万元,郑沟村也因此成为了普兰店市内闻名的棚桃生产专业村。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