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五级市场,布局六级市场”,惠普喊着号子杀进了低价电脑市场,并且一举将价格“门槛”拉低到2000元以下。如果说惠普7月攻势刚劲威猛的话,那么海尔推出1999元的“低价不低配”产品作为应手,则更似绵里藏针。手法无所谓优劣,决定成败的关键,应该是战略眼光。
近几年“农村电脑”的价格走势,在几乎没有任何反弹迹象的形势下一路下滑。本次惠普1998元的PC应该只能算是惠普试探市场反应的“试纸”,毕竟如果单从价格来看,联想推出1499元的天福都已经是去年的事情。可见,如果各大厂商依然看重农村市场的发展潜力,并且希望大有作为的话,只从产品价格上“出招”就实在不怎么高明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不少厂商早从2004年就开始了对农村电脑市场的挖掘工作,但几年下来,农村电脑市场的增长规模并没有达到理想水平。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各大厂商对于农村电脑市场的拓展基本还是力推低价产品。而从县市级经销商的反映来看,不会使用、缺乏应用环境、没必要用排在了阻碍PC农村普及的前三位,而价格问题却被经销商提及得不多。可见,价格因素并非农村用户拒绝购买电脑的最重要因素。
其实道理很简单,谁都知道水牛可以耕地,但时至今日,如果还给7亿农民配置水牛,那么绝不能埋怨农民挑剔,而只能说提供水牛的人的决策有问题。当然,并不是说,不使用水牛就要全国普及大型种植和联产收割设备,而是要为农民提供更符合他们要求、能够切实给他们带来帮助的“定制化”设备。而这种设备是什么样子、要具备什么功能、销售价格是多少、维修是否足够便利等,就是一家厂商战略眼光的问题了。
如果说前两年的“农村电脑”攻势是热身的话,那么今年的战斗则显得更有味道些——惠普在第一时间坚持和电信运营商进行宽带捆绑合作,并且开发专门的软件界面,希望能够做到“易学易用”;而海尔的“乐家家”电脑喊出“低价不低配”的口号,一方面在硬件上采用主流英特尔45纳米处理器来增强号召力;另一方面,海尔则和英特尔、微软等合作开着大篷车下乡普及电脑知识,主动培养用户。可见,大家都已经意识到,给家家户户分一头“水牛”就能够让人家开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其实,2007年,原国家信息产业部就曾发布过《农村信息化专用信息终端设计规范》,该《规范》就已经对我国农村用户使用的信息终端产品要符合他们的使用需求、使用习惯、有针对性设计等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可以肯定的是,7亿人口的农村市场可以让任何一家PC厂商产生“农村包围城市”的冲动,但是否有整合IT资源的能力——如宽带接入等,是否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普及如何用电脑科学种田、学习技术、脱贫致富等信息,可能将成为下一阶段各PC厂商“水牛升级计划”的一部分。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