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河南"艾滋病村":"我们也要当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时间:2009-10-29 17:12:1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王敏生
 

从死亡恐怖边缘回归正常生活——走进河南上蔡“艾滋病村”看变化之一

新华网郑州12月1日电(记者郭久辉)一提起河南上蔡县文楼村,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它与艾滋病划上等号,与苦难、怨恨,甚至死亡联系在一起。世界艾滋病日前夕,记者再次走进文楼村,现场感受这个“艾滋病村”的变化。

53岁的牛禾(化名)是文楼村一名艾滋病患者。记者11月25日见到她时,她刚从北京女儿家回来,因为儿媳妇再有半个月就要临产了。她拉着记者的手激动地说:“我没想到我还能活着,还活得这么好!”

2002年,被确诊为艾滋病患者后,牛禾曾带头到北京上访,要求政府报销医药费。她曾绝望自杀过,又被救活;曾病情加重到无法下床走路,2004年服用抗病毒药物后,她从死亡边缘挺了过来,身体抵抗力逐步增强。2006年,她又与本村一位丧偶的健康村民结婚,开始了新生活。

记者看到,牛禾家院落里里外外种满了瓜果蔬菜。她拉着记者参观她家的自来水、沼气炉、沼气灯、水冲式厕所。她说:“这都是政府资助建起来的,我们过上了过去不敢想的生活。”

文楼村有3597人,其中HIV阳性感染者373人,现症病人360人,涉及287户,占全村总户数的32%,是河南省最早发现艾滋病患者的村庄之一,也是疫情最严重的村庄之一。

文楼人曾生活在极度恐惧中。2000年起,随着一些HIV感染者进入集中发病期,这个村“生怪病”“不明原因”死亡居高不下,有时一个月就死亡10人,2003年全村共死亡近40人。

2003年,政府展开大规模艾滋病防治普查和免费救治,随着医疗队、帮扶工作队进村,抗病毒药物、HIV病毒初筛、母婴阻断、孤儿就学就医实行免费,生活困难的艾滋病家庭纳入政府救助范围,建设一个卫生所、一所学校、一眼井、一条路、一个党员群众活动室、一条致富门路等被称为“四免一关怀”“六个一”工程的救治救助政策相继落实。

2004年起,文楼村同其他艾滋病患者集中的村庄一样,做到了每个患者及家庭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有基本医疗保障,不使一个适龄儿童失学。作为全国首批国家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的村庄,文楼村所有艾滋病患者都及时得到了免费的抗病毒治疗和免费抗机会感染治疗。

据上蔡县民政、卫生部门统计,2006年文楼村艾滋病患者共死亡11人,2007年截至目前共死亡13人。

文楼村党支部书记刘月梅介绍,很多患者和感染者得到救治和救助,延长了生命,对生活重新点燃希望。

“我们也要当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走进河南上蔡“艾滋病村”看变化之二

近年来,在河南最早发现艾滋病患者的上蔡县文楼村,艾滋病再传播得到有效遏制,患者生命得以延续,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

文楼村也是河南艾滋病疫情最严重的村庄之一。如今在村民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情绪趋于稳定的同时,他们对生活又有了新期待。“我们也要当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文楼村党支部书记刘月梅说。

“虽然有政府的帮助,自己的家园还得自己建,不能光等着救济。”文楼村艾滋病患者王占(化名)说。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2004年起,王占家申请了1万元小额贷款,在庭院里养猪,随后两年出栏二三百头,除去饲料,净挣了两万多元钱,还清了贷款,电视、沙发和摩托车都是用卖猪的钱新添的。

去年王占的小儿子考取了县高中,为了给儿子读书创造一个好环境,她卖掉了猪,现在多数时间住在县城“陪读”,抽空回来照顾家和田地。“最大的希望是儿子能考上重点大学。”王占说。

今年3月以来,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两次专程来到这里,与基层干部、村民代表和卫生厅驻村工作队一起,商讨如何把文楼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

在徐光春的支持下,文楼村动员村民开展食用菌种植,村民踊跃参加,如今已有270多户报名要求承包大棚。养鸡、养猪项目也得到了不少村民的响应。

“明年俺村还会有更大变化。”文楼村党支部书记刘月梅表示,省扶贫办和卫生厅投资近200万元帮助村里建起了大棚和菌种场,文楼村正在准备组建食用菌合作社,食用菌生产将要“统一建棚、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

记者在文楼村头看到,绿油油的麦苗一望无际,菜地里不时出现忙碌的身影。村南是占地几百亩的食用菌种植大棚场;村里整齐干净的街道、村中心小空场上彩色的健身器材充满时尚气息。

在村委会院里,妇女腰鼓队正在积极排练节目;菌种场里一派繁忙,人们正忙着翻弄准备种植木耳的物料。只有在村卫生所,四五位正在领取药品的患者,才使人想起这是个艾滋病患者较为集中的村庄。

上蔡县委书记李海洲表示,省委要求我们不仅要落实好对艾滋病特殊人群的各项政策,还要把文楼村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我们相信文楼村会一年一大变,越变越好。

卡通小画册 “防艾”新招

11月30日,工作人员在展示“防艾”宣传卡通小画册。(新华记者 常亦殊 摄)

“外出打工,预防艾滋”“洁身自爱,一路平安”“预防艾滋,我有一‘套’”……巴掌大、全彩页、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今年,这种卡通小画册成为吉林省长春市“防艾”宣传的“最佳形象大使”。 

   农民工因何成艾滋病防治重点人群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王超永远也忘不了自己去河南文楼村调研时看到的一幕:一个衣着朴素的五十岁左右的农村妇女,左手高举着输液瓶,右手拿着村卫生所刚发的药,一步一步蹒跚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她是一个普通的农妇,因家里的男人出去卖血感染了艾滋病……“她一辈子只和土地打交道,对什么是艾滋病一无所知,非常淳朴,可是她却患上了终生无法摆脱的疾病。”一瞬间,王超流下了眼泪。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据卫生部11月29日上午公布的最新数字,截至今年年底,中国新发艾滋病感染者5万人,我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人,性传播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我们把农民工群体作为艾滋病防治重点人群,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高危人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书记韩孟杰表示。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