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新农村建设兴起“攀比风”
时间:2009-10-29 17:13:0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王敏生
  听说富裕起来的来宾市兴宾区农民近来兴起了一股“攀比风”,即从过去在送子女读书、买彩电、买摩托车、买手机和建新楼等方面的攀比转化为整个村屯攀比,村与村之间集体比谁修建的村屯水泥路更好!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6月21日,笔者在七洞乡社头村峦村屯看到,大雨过后,路面污泥浑水遍地,难以下脚,路两边新砌起的石头基墙、摆放的水泥涵管等建材却特别显眼。村主任韦棉文告诉笔者,全村75户410人通过集体集资和上级扶助的方式计划投资60万元,把屯里1.5公里长的道路建成水泥路并连接到途经七洞乡县道上。因为附近的高巷屯都修建了水泥路,村民们都想把村屯道路修得比他们好。如果天气晴好的话,一个月后村里的水泥路就能竣工了。
据悉,目前该区村屯农民之间“攀比”修水泥路之风愈演愈烈:比如前年桥巩乡下料村修了水泥路,附近的高槐村去年也修了;这个月,平阳镇弄桥那垒屯见隔壁弄桥屯要修水泥路,村民们不甘落后也准备集资要修水泥路。随着该区村屯水泥路越修越多,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信心也更足了。
谁助长了这种好风气,有效破解修路资金短缺的“瓶颈”呢?
一是区委区政府带头实施。近年来,区委书记吴穆鹏、区长龚冠荣等区四家班子领导成员先后在所挂点村小平阳镇和平村、迁江镇古欧村、凤凰镇长福村和良塘乡北合等村屯发动农民修建环村水泥路,给其他的挂点驻村领导干部作榜样带好头。
二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据悉,修建一条1公里长的村屯水泥路一般需要资金20万元。村里为了使大家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团结一心修路,首先按“一事一议”的程序进行,即由村民代表集体商议通过有关事项:按人头分摊集资现金,按户出人义务投工投劳,有农用机械的农户还要义务出车辆,修路占用到个人的地块时要发扬个人服从集体的风格。村民可以以钱代工,也可以以工替钱。对于困难户集资款能免则免。同时,村里还派代表利用关系向部门、企业或个人“化缘”建筑物资。
三是职能部门发挥作用。对于修建水泥路的村屯,区建设局主动帮助规划设计,区交通局提供技术施工指导,区文明办主动把修建水泥路的村屯列为区(县)文明村重点进行扶持培养对象,各挂点村部门、当地党委政府和驻村指导员也是“有钱出钱有物出物”倾情支持。
四是社会各界热心支持。由于该区多年来形成“家乡培养我成才,我为家乡作贡献”的浓厚感恩氛围,社会各界人士和驻地企业主动“反哺”支援家乡或地方建设,纷纷慷慨解囊。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