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9月5日专电(记者郎秋红)“自打数字电影下乡后,我的手机费一个月增加了一二百元,都是打来‘抢电影的’。”吉林省长春市协众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经理孙友清一手举着电话,一手翻着农村公益电影目录对记者说:“这不,为了抢电影队,有两个村支书都快要打起来了。” 据了解,长春是国家确定的首批农村数字化放映试点地区之一。为启动这项工程,广电总局和吉林省、长春市、各县(市)的财政部门在长春共配套投入资金409万元,购置了85套放映设备。长春市通过民营企业运作、政府买服务的方式,创新农村电影放映机制。从4月底开始,长春市所辖3个试点县的62个乡镇1072个行政村共放映数字电影8000多场,大的放映点观众达几千人,小的放映点也有几百人,农民看电影的热情空前高涨。 长春市协众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经理孙友清曾在农村放了36年的胶片电影,他说,与胶片电影比,数字电影不仅画面清晰、音响效果好,而且服务器能同时存储20多部片子,农民选择余地大。过去农民看电影是“演啥看啥”,有了数字电影,变成了“看啥演啥”。 数字电影聚集了人气,当地政府常常利用电影队放映的机会,向农民发放传单,提供致富信息,宣传国家政策。一位当地干部说:“演一场数字电影比我们开一场大会效果还好。” |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