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邯郸县黄粱梦村王永琦家的小院墨香四溢,院内琳琅满目,挂满了王永琦的80多幅个人书画作品。可别小看这个小小的家庭书画作品展,前来参观的村民可真是络绎不绝呢。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邯郸县农民自发组织的书画展、桃花笔会、农民文化艺术节、花会、村庄春节联欢会等各种文艺活动达50余次。“群众根据自我需求办文化,真正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文化才更有生命力,才能在农村扎根成长。”邯郸县委书记董庆民说。该县着力加强对农村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扶持和引导,悉心搜集整理业余创作者与乡土艺人的情况,建立了乡村艺术人才库,并发挥这些文艺带头人的作用,先后成立了书画社、诗社、文学社、文学研究社等各类农民自办团体20多个。 针对农村文化艺术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该县本着普及与提高的原则,邀请书法家、教授等到村里进行现场授课指导、评点作品,并长期保持联系,帮助农民进一步提高文化水平和艺术层次。他们从农村青少年抓起,举办书画知识等各种文化培训讲座20余期,参加学习的人员达650多人。通过选树典型,扩大农村有影响的民间组织和艺人的知名度,以起到社会引导作用。如该县涌现的“漫画大王”李培根,不断接到世界各地漫画比赛的邀请函并连续获奖;“快板大王”薛美兰,曾做客央视《夕阳红》栏目…… 农民自办文化成为文明乡风“动力源”。广大群众在参与、欣赏和享受文化艺术的同时,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启迪。北文庄村民郭超家里生了一女孩,正在郁闷之际,村里诗社成员送诗一首:“天地阴阳自古来,女孩男孩一样乖。只要养教能得法,都是家国栋梁材。”让其欣然自喜,豁然开朗。(通讯员 乔海龙 樊峻岭 记者 苏励) |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