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南省夏邑县李集镇政府往北约两公里,便可以在路东侧发现一个小村庄,这便是“状元村”岳庄。 岳庄村有个镇干部,叫程利化。49岁的他是村里最穷的。程利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尽管他家的经济状况一直不好,甚至有时难以维持正常的开支,但他还是让每个孩子都上了学。 1993年,程利化的爱人李爱莲患了腰椎间盘突出。他们到郑州一家医院诊治,医生说需要动手术。由于家中的收入都用在了孩子上学方面,筹不到巨额的手术费,他们便选择了一家价格相对便宜的小医院。 程利化夫妻的投入获得了丰厚的回报:长子程凯宁2001年考入河南农业大学,2005年毕业后考上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研究生;女儿程凯娜2003年考入河南大学法学系,正在准备考研;小儿子程凯旋考入了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岳庄村的程洛征是名教师,妻子段月玲在家务农,两人都是快60岁的人了。他们有一个女儿两个儿子。两人吃糠咽菜,东挪西借,苦苦地供着几个孩子上学。他们的大女儿和大儿子都已经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小儿子程辉正在读医学研究生。 岳庄村现年43岁的程新利有仨子女,大儿子程凯星2003年考入甘肃一所政法大学,目前正准备考研,女儿程晓慧现在正在一所医学专科学校学习。 程新利说:“俺村的孩子都一样,争气!学习成绩都很好。就是现在上学的费用太高了,作为农民家庭,实在负担不起!” 岳庄村现有分地人口90多人,村里没有出过一个特别显赫的人物。然而,村里却民风淳朴,“尊重有文化的人”。 程利化告诉笔者,他们那一代人虽然家里穷,但大部分都上了学,父母都支持。虽然成材的不多,可是培养孩子的观念却在心里扎下了根。“到下一代,结果出来了,孩子们接连考上大学,真让人打心眼里高兴!”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不少人把赚钱当成第一要素,认为上学用处不大。然而,岳庄村的农民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虽然也想尽方法赚钱,但绝不让孩子辍学挣钱。“没有学问就没有出路,挣钱再多也没用,人家照样看不起!” |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