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色六月,柳城县新农村建设热潮涌动。 5月10日,柳城县“沿209国道平安文明长廊”建设正式启动。柳城县提出以209国道为纽带,以乡镇为依托,以农村为重点,把柳城县境内209国道沿途的乡镇、村屯作为区域性连片平安文明创建示范点,构建全县平安文明创建活动的示范板块和形象展示窗口。 经过一个月的规划建设,各特色屯新农村建设亮点频闪。 叶家屯:美景精心雕凿成 [关键词:整洁]一幢幢漂亮整齐的两层小楼,坐北朝南,随坡就势,错落有致,掩映在青山绿树中。房前屋后,绿草如茵,翠竹成荫。别致的中心小花园,点缀其间,相映成趣……走进沙埔镇大安村叶家屯,房屋外墙统一粉刷,整齐划一,一幅幅美景让人耳目一新。 近年来,叶家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甘蔗、水果种植,2006年,叶家屯人均纯收入3500多元。村民韦八英家的庭院里,种满了柿子树,果子挂满枝头,郁郁葱葱:“这几年生活好过了,单是种柿子,一年收入就有七八千,多的甚至一万多元。” [目标:家园更漂亮]该屯村民叶文强打算利用村中自然环境,在后山建一个养殖基地,兼顾生态旅游开发,他说:“我们不单是说把房子建得漂亮,把村容村貌搞好,关键的是要把生产搞好,这样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宽裕,才能把我们的家园建得更加漂亮!” 六耳冲屯:自力更生建新村 [关键词:自力更生]六耳冲人1979年从库区搬到现在居住的地方。今年70多岁的梁老太回忆,刚搬来时,什么都没有,白手起家,自力更生。梁老太的儿子阮锦辉现在是六耳冲的村民小组长,他说,他们父辈以前靠的就是这双手,现在他们住的这个地方,原来是一个坡岭,靠人工把它挖平,起房子自己动手起,用的泥砖自己动手打。 现在,父辈那种自力更生的精神在阮锦辉这一代人身上得到了延续。村民罗华秋一家四口人,从2001年起承包和租种了共30多亩甘蔗,现在单甘蔗一项全家年纯收入就有4万多元。 [目标:荷包鼓起来] 不久前,村民在房前屋后建起了小花园。在刚建成的村中小广场,村民罗敏华告诉笔者,每天晚上,村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聚集在这里,小孩子唱唱跳跳,大人谈论生产,怎么把甘蔗种得更好、把果种得又大又甜,怎样把大家的荷包鼓起来。 大安新村:十八户就是一家人 [关键词:平安、团结]大安新村1999年底建村,紧挨209国道,18栋别墅式的小洋楼散发着时尚气息。老支书孔庆忠退休后,在家颐养天年,含饴弄孙:“我们这个村十几家人,就好比一家人一样,生活比较舒心。”他说,大安新村建村7年来,村中没有发生过一起被盗事故,也没有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 在大安新村,白天在家的多是像孔庆忠这样的老人。孔庆忠说,为了新村的安全,老人们都自觉的轮流到村中转转,有什么风吹草动的就打电话互相通知。“最主要我们这个村的人比较团结。”孔庆忠在一旁砍柴的老伴补充道。 在大安村没办证就开摩托车上路是绝对不允许的。“我们村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证件没办齐全的不准开车上路,各家家长管好自己的娃子,互相监督。” [目标:平安文明在村中]大安新村将制作交通安全宣传栏、乘客候车亭,打造融交通知识、柳城招商旅游信息于一体的宣传文化示范栏,建设平安示范屯。 园艺新村:早熟柑的巧妙“演变” [关键词:早熟柑]1987年,第一株早熟柑在园艺场生根发芽。20个春秋过去了,1500亩连片早熟柑向四方延伸。园艺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早熟柑换回了办公楼、厂房、工棚,换回了一栋栋别墅式的住宅楼。早熟柑成了园艺场果农致富的法宝。 在果园中央,12座别墅小楼金色的琉璃瓦格外夺目。“这栋楼,造价和装修需要15万,有十亩到十五亩果地,两年就可以得到这栋楼了。”园艺场场长韦军指着一栋正在装修的楼房说。而园艺新村60多户果农,在种植早熟柑方面年人均纯收入就超万元。 [目标:生态游助果农增收]韦军说,“沿209国道平安文明长廊”的建设,对于园艺场是一次很好的机遇,他们将继续以种植早熟柑为主导,对新村的道路、房前屋后进行硬化,建造花圃、美化环境,利用生态果园的有利条件,养果园鸡、果园鸭,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多渠道增加果农收入。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
中国农资供销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资供销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zgx.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3号
联系邮箱:zgnzgxw@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1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

客服: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