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年代织草帘,50年代盖草房,60年代火烧光,70年代住瓦房,80年代建楼房,90年代楼成行,新世纪来奔小康。”
6月1日,记者来到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草厂里村采访,问起村名的来由和现在的情况,村委会主任莫子强首先就念起了这段顺口溜。原来,多少年来这一带地是茅草地,房是茅草房,农民以制作草帘卖为生,所以才有了这个村名。
朱总理鼓励“更上一层楼”
“没有‘更上一层楼’的开拓进取不歇脚精神,就没有草厂里村今天的巨大变化。”站在高挂“全国创建文明村工作先进村”牌匾的村文化室门口,莫主任指着一幢幢楼房,动情地说起了当年朱基总理对草厂里村的关怀。
冬日暖融融的1993年1月8日,朱基信步走进了草厂里村,绕村一周后,看到村里绿树成行,山坡果树连片,得知村民近几年大种水果实现脱贫致富,脸上露出了笑容。他举步走进了刚建起钢筋水泥楼房的村民莫君龙家,一一询问他家种了多少水果,年收入多少,建新房花了多少钱,现在有什么要求,今后有哪些打算等,并和他全家合影留念。告别时,朱总理握住他的手鼓励说:“希望你们搞好生产,搞活流通,日子越过越好,生活更上一层楼。”
“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指着墙上挂的珍贵照片,60多岁的莫主任兴奋地对记者说,他和村民牢记总理的嘱托,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优质水果品种和面积,发展鸡鸭猪和水鱼的养殖业,生活就像上楼步步高,第二年他和部分村民增盖了楼层,实现了朱总理“更上一层楼”的嘱托。1999年1月6日,钱其琛副总理受朱基总理的委托,看望了莫君龙和草厂里的村民们。时过6个春秋,草厂里村不但生产发展了,环境卫生、文明建设也“更上一层楼”,荣获了“自治区文明村”光灿灿的牌匾。钱其琛认真地说:“你们向朱总理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真让人高兴。”为了表达对朱总理“更上一层楼”鼓励的感激之情,新世纪之后的一个春节,莫君龙请桂林市的书法家写了“总理嘱托温暖百姓心,富民政策指引小康路”的大红春联,郑重地贴在楼房大门两边。
不断“更上一层楼”
“新世纪,新追求,新发展。在‘更上一层楼’嘱托的激励下,我们从2000年开始,全体村民确定了新世纪奔小康,以及创建全国文明村的目标。”莫主任指着村周围的连片科学引种的六月蜜桃、南方优质丰水梨、大果板栗等优质水果说,为了实现这两个理想,村民群策群力,大力发展“水陆空”的生态经济,实施水里养鱼和鳖、陆地种优质水果,还大量养鸡、养鸭、养鸽等。
于是,草厂里村民面向市场,开始了第二次创业。村中几个头脑灵活的村民利用村里的水面,首先搞起了甲鱼养殖,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示范效应下,现在全村甲鱼养殖户已经发展到10家,约占全村户数的1/4,养殖户人均年收入在万元以上。更多的村民则选择种植南方优质梨、六月蜜桃、大果板栗等,现在该村有收入的水果面积近20公顷,户均有果8.4亩。他们还在水果地里套种西瓜、反季节蔬菜和葛根,增加了收入。每年春夏两季西瓜,平均每户少说也有上万公斤上市,广东老板开车到地里收购,每公斤1元以上,仅此一项平均每户有万元收入。去年,有37户共168人的草厂里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多元,踏上了小康的金光大道。
村容村貌也要更上层楼
富裕起来的草厂里村民,在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追求现代文明,努力使村里两个文明建设与时俱进。他们按照创建全国文明村的条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让村容村貌“更上一层楼”。村民掀起改善环境卫生、美化村容村貌、维护生态环境大会战,积极筹措资金建起了沼气池,改造了排污管网,硬化了全村道路,还把知荣辱、讲文明、爱卫生、树新风、构和谐的相关要求纳入村规民约中,在村里开展文明户、文明标兵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如今的草厂里,已初步形成了知荣辱、讲文明、爱卫生、和谐共处的良好风尚,村民们不但和谐相处,而且也习惯用文明的行动呵护自己的家园:全村定期每家每户自觉进行公共卫生大扫除,村里长年整洁干净,洋溢着祥和的气氛。今年春节期间,村民们喜气洋洋地把“全国创建文明村工作先进村”的牌匾挂上了村文化室门口墙上。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
中国农资供销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资供销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zgx.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3号
联系邮箱:zgnzgxw@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1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

客服: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