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合群村委会芬兰村,全村24户117人,耕地面积336亩。近年来,该村农户瞄准市场,转变观念,通过典型引路,发展科学养猪,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人均纯收入从几年前的1100多元跃升到2005年的10000多元。2004年被海口市政府指定为国家“无疫区验收养殖村”,并获得国家无疫区验收组的高度好评。
一、更新观念,发动农户家家养猪。过去,芬兰村一向以种植水稻为主,满足于解决温饱,年年种田年年穷。为了改变单靠种粮难以摆脱贫困的局面,该村部分农户把眼光瞄准养猪市场,结果不到一年时间,养猪农户就赏到了甜头,一头100公斤左右的肉猪纯收入达300多元。村里人看到养猪投入少、风险小、利润也不错,于是,家家户户都开始养起猪来。 二、典型引路,帮助群众科学养猪。懂科学饲养的农户,猪越养越好,收入也越来越高;靠传统方法饲养的农户,利润很薄,有的甚至亏本。为了帮助村民养猪致富,率先靠养猪致富的村民吴师、王文、王虎、王民和王碌仁等养猪专业户,主动把养猪知识传授给大家,介绍养猪经验。这样一来,村民们养猪效益大增,收入增加,村民的养猪积极性大大提高。
- 三、利用资源,调整结构生态养猪。随着村里养猪业的发展,人少地多的芬兰村,已不满足于靠单一的养猪赚钱。近2年,该村在市、区农业局和镇政府的引导帮助下,建起了1个133立方米的大型沼气池和3个30立方米的中型沼气池。做到猪粪便全部进沼气池,全村实现“四连”,即沼气池连户、沼气连网、沼液连灌、生产基地连片的生态型、卫生型、立体型的新型农业。该村的生活燃料全部利用沼气来做饭、做菜,烧热水和照明。沼液当肥料,大力发展香蕉种植业,实现种养并举。该村4个沼气池,年产沼气19445立方米,年节约资金12000元,每年可提供优质有机肥1500吨,价值约15万元;每年可节省木柴90立方,节省劳动力540个,可增加土地植被20亩。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发展了生态农业,走出了一条发展生态农业的小康之路。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
中国农资供销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资供销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zgx.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3号
联系邮箱:zgnzgxw@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1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

客服: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