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一片生机。我们踏着春天的步伐,来到了远近闻名的“五村两规范”示范村——梧州市万秀区旺甫镇老义村委会上街自然村,探寻他们如何用自己的双手描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 环村路——连心路 4月3日,记者来到60户人家,300多人的上街自然村。只见一竹林内建起了休闲娱乐场所,石台石凳齐全,地面铺上水泥,一丛丛竹根围砌并贴上长条瓷砖,与城里的没什么两样。看到高高挂起的电灯,就知道晚上也有活动。 村人领着我们先走环村路。领路人说,这条环村路是他们自己动手兴建的,是一条连心路,它让村人共同致富,它让村人齐心合力建设新农村。 沿路见到一幢幢的小洋楼,他们说是“宝石楼”,有的外墙也贴上瓷砖,有的阳台是弧型的,其玻璃窗闪亮闪亮。 路边的厕所没有了,卫生间设在屋里,贴上瓷砖,有了冲水的设备。连排水沟都是用水泥铺成的。有的沼气池就挖在路边,水泥板盖得好好的,不讲还真看不出来。过去的粪坑味没有了,嗡嗡叫的蚊子不见了。 厨房最能看出变迁的历程。其中既有省柴灶,又有煤气灶,还有沼气灶。主人说,沼气不够时用煤气,煤气是备用的。记者看气表是8度,主人说有6度就可以用沼气煮饭点灯了。 走进正屋真是耳目一新:瓷砖地板、沙发、电风扇、西式床、席梦思、吊顶帐、彩电、音响、录映机应有尽有,有的还用上MP3。 该村建起砖混房屋40间,有程控电话机38部、手机18部、摩托车22辆、货车5部、彩电57台,主要的村道、户与户之间的道路已全部硬化。 上街村村风也变了,治安好了。由于全村没有闲人,个个忙于挣钱,没有人赌博。摩托车放在房前屋后,不上锁也没事。村民廖天杰开的小卖店,经常是“无人售货店”,店主有事无事离店,前来购物的男女老少,都是自动自觉掏钱取物。 宝石机——致富机 上街村去年人均纯收入3700元,其中磨宝石收入占了2600元。他们称宝石加工机械为“致富机”。全村有宝石加工机械112台,每台年纯收入7000元。 靠割松脂和种田的上街村原来很穷。1994年初,一场龙卷风推毁了上街村的房屋,使之雪上加霜。在最困难的时候,经镇政府推荐,该村廖天贵等6人到梧州市宝石老板处学磨宝石。学成归来,他们借钱买回磨宝石机干起了宝石加工活。到2005年底,除2户五保户以外,该村已发展到户户磨宝石,有的户有三四台磨宝石机。 梁桂雄、黎谷永因为家庭困难无钱买磨宝石机,眼看着别人挣钱。最早学会磨宝石先富起来的上街村党支部书记黎德强给梁黎各借1000元买宝石机,并手把手地教会他们磨宝石的技术,终于使他们走上了致富路。现在黎谷永有4台宝石机;梁桂雄靠2台宝石机起家赚钱后,又买汽车搞运输,如今建起了两幢“宝石楼”,其中有一幢是全村最漂亮的小洋楼。 由于黎德强有一手磨宝石的好技术,及与宝石游老板、宝石经纪人的密切关系,2004年4月,他被镇党委、政府聘为科技特派员,为农民增收提供科技保证。 宝石加工竞争激烈。为了保证货源充足,黎德强利用与宝石老板、宝石经纪人的密切关系,保证了货源不断,让村民天天有宝石加工。他还根据各户的不同情况分配宝石,既满足了各户的需要,又解决了一些户因得不到宝石加工或少得宝石加工而出现的矛盾,做到相处和谐,共同致富。而黎德强的服务不收村民1分钱的报酬。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
中国农资供销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资供销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zgx.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3号
联系邮箱:zgnzgxw@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1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

客服: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