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衢州市农民的居住环境大大改善
时间:2009-10-29 17:17:51来源:[标签:出处]作者:王敏生
  沿村口的水泥路往村里走,不过几里路就看到一幢幢新房耸立在路边,村委会的大门口正对着两个连着的水塘,水塘的四周分布着错落有致的新楼房,并以水塘为中心排排向外铺开,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整个村庄看上去显得清新、自然、美观、整洁、有序。这是记者昨日在江山市淤头镇永兴坞村看到的村景。

  据淤头镇党委书记姜方云介绍:早在1996年,当时上木山村与永兴坞村合为一个村时,村里就开始着手进行村庄建设规划。该村曾叫莲花村,考虑到村里的地理环境、自然风貌、人文文化及现代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等因素,规划时,把整个村庄规划成一朵盛开的莲花形状,以村口到村里的水泥路为莲花柄,以连心塘(两个连水塘)为莲花心,四周的房子排排往外铺开,就像层层怒放的莲花瓣。随着2003年,衢州市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以来,永兴坞村更是抓住这一契机,投资100多万元,完成了整个绕村道路硬化,沿村装了44盏路灯、1个公厕,村里污水集中处理;实现了一排房子一层绿,房子与绿树相互掩映。目前,共有248户、938个人口的永兴坞村已有110多户农民盖了新房,近80户装了太阳能。村里78岁的老汉缪芝英的三层新楼房的门口宽敞、整洁,不到五步路就是水泥路。老人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他的新房是去年刚落成的,现在村里的路平了、晚上灯亮了、塘水变清了,树也种得齐齐整整的,住在这样的环境里,走的顺心、住得舒心、玩得开心啊!

  其实,在衢州市像永兴坞村这样实现了“布局优化、住宅美化、道路硬化、四旁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的村庄已不在少数。走进江山市清湖镇花园岗村也会让你眼前一亮。放眼望去,村里水清树绿,且一色全部是新房。款式统一,色彩鲜亮的新房分成三排并列在村里,各家各户门前空地宽敞、房前屋后除了种一些常见绿树外,还种了近130株的香柚,建了22个小花坛,村里有公厕、健身场地、棋牌室等。据村支书吴柏发介绍,该村是个移民村,当年为了建设白水坑水库,两个乡三个村八个自然村的188户650多人迁到此地,当时村里集体经济很差,不仅没有积累,还负了一身债。随着近两年的整治与运作,村里不仅集体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同时农民也依托县城的区位优势,纷纷到附近的贺村竹木加工园区上班。以前在库区里,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而现在已达到5000多元。吴柏发说,这些都得归功于衢州市的新农村建设。

  百村示范见效应

  2003年,衢州市启动了“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对全市1012个村庄进行环境整治,建设好109个全面小康示范村。两年来,衢州市以村庄规划为龙头,从整治“脏、乱、差、散”入手,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而使农村面貌出现了新的变化。到2005年3月底,全市已累计投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建设资金9.4亿余元,全市新增道路面积570多万平方米,使用自来水人口近30万人,河道建设长度268.48公里,四旁绿化面积145余万平方米;新建公共厕所537座,配备垃圾箱3329只,消灭赤膊墙119万平方米,消除露天粪坑3501个,安装路灯7350盏。

  截至去年底,全市6个县(市、区)的县域村庄规划布局已全部完成,有109个示范村和441个环境整治村完成了村庄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启动建设示范村81个、环境整治村422个,其有32个示范村实现了“村美、民富、班子强”,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其中柯城区汪村乡皂角村、龙游县湖镇镇希塘村、江山市凤林镇白沙村、须江镇县前村、常山县球川镇金塘新村、开化县华埠镇金星村、大淤村等7个示范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六化” 美了村庄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使衢州市村庄改变了模样,改善了衢州市农民的居住环境,不管走进衢州市的哪个示范村还是整治村,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字:美。整治村的规划一般对生产、生活、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都进行过科学处理,布局合理,组团建筑有个性特色,建筑布局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借山用水,错落有致。像开化县齐溪乡左溪村采取的是徽派建筑,村庄一派古色古香。道路路面硬化是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的实施重点,这给行路难的农民大大带来了实惠。以前,在衢州市很多村庄的路面都存在“雨天一踏糟,晴天一把刀”的现象,通过整治,很多村庄都实现了绕村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是另一亮点。目前,山区、半山区、平原的中心村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15%、20%、25%以上。村庄中有休闲健身绿地,主要道路和河道两边实现绿化,住宅之间有绿化带,农户庭院绿化。与以往夜里一片黑相比,现在整治村里的主干道和公共场所都安装了路灯,安装率达到100%。给水、排水系统完善,自来水进入了千家万户;各个村庄内有专用公共厕所,农户卫生厕所改造率达到100%。同时,不少村庄实现了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各村庄针对畜禽养殖、污水排放的问题,重点发展沼气,将畜禽粪便转化为清洁能源,改善农村环境,即方便了村民生活,也降低了生产成本。至去年底,全市户用沼气池已发展到1.3万个,使用太阳能2.83万平方米。龙游县兰塘乡钱家村有人口530人145户,其中养猪户90户,建沼气池75户。 (衢州日报/20050524/胡月琴 周志浩 叶志平)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