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出打工的李红生没想到家乡江西赣州市大余县水南村,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变了样:过去的乱坟岗上,盖起了一排排三层小楼。让老表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进村土路,被一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取代了。村民们乱倒垃圾的一个大土坑,蓄满了一池清水,周围绿树环抱……
2004年9月以来,赣州市以“三清三改”为切入点,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及生活条件,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记者7天走访了赣南老区十多个村子,亲身感受了老表们身边的变化。
政府小投入 四两拨千斤
5月19日,记者来到赣州市赣县枧田村。放眼望去,每户在房前屋后都种上了花生、水稻、辣椒、山药,洁净的水泥路环绕全村,旧舍烂厕破猪牛圈没了踪影。
江西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毛祖逊介绍说,“三清”就是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三改”就是改水、改厕、改路,一年多以来,“三清三改”工作已在全市4000多个村庄全面实施,改变了农民的生活环境。“五新一好”是,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
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从何而来?毛祖逊说,赣州的做法是对各类涉农支农资金和项目统筹安排、集约投放,建立了财政投一点、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倾斜一点、包扶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减一点的筹资机制,同时改变过去的资金拨付办法,实行“以奖代补”,通过实物补助的形式,引导和激励农民投资、投劳建设家园。
结果,政府部门的小资金撬动了大民力。南康市潭口镇副书记谢兴说,镇里规定,农民每买一个1.5立方米的水塔桶补助300元,农民改水积极性非常高。
去年以来赣州市、县财政投入资金6300万元、捆绑专项资金1.2亿元,吸引了农民的社会资金3.1亿元。既调动了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又拉动了农村消费。
“新经济组织”敲开致富之门
车头村不少村民记得,2003年底,一位香港客商到村里考察脐橙生产情况,相当满意。谁知,客商临走前却对村民们说,你们没有进入市场交易的法人资格,我不敢和你们签订收购合同。
这件“小”事深深地触动了车头村的村民。2005年8月,在县、镇两级的指导和帮助下,该村廖水长等20户果农以果园折资入股,注册成立了江西省首家具有法人资格的股份制果业合作社――“赣之源”果业发展合作社。去年年底,车头村又成立了独立车头果业发展合作社。两家合作社的建立,解决了果品销售难题。2005年,车头果业合作社共为果农外销果品100多万公斤,每公斤售价平均比果农直接外销多0.4元。
车头村合作社只是赣州农村3000多个新合作经济组织中的一个。目前,赣州市新建立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314个,联结农户56.2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5.1%,涌现农村经纪人10万多名。
新经济组织的发展推动了农村产业建设,如今赣州市已经编制完成了脐橙、生猪、蔬菜、花卉苗木等四大主导产业。随着四大产业优势凸显,龙头企业也纷纷涌现,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00个,农村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
在信丰县,记者看到了有7000人口的大塘埠镇沛东村的规划模型。信丰县委书记陈晓春说,群众看到规划中的美丽新村,纷纷投工投劳进行“三清三改”,参与村庄建设,目前已有46幢新房即将建成。针对城镇化发展的明显趋势,信丰县聘请深圳规划院的专家修编了全县第三轮总体规划,形成了“县城――小城镇――中心村”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体系。
“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赣州市市委副书记王萍说,赣州特别注意将乡村建设与城市建设相区别,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特色,保持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做到不推山、不砍树、不填塘,与水电路基础设施配套、社区服务中心配套,由规划部门设计一批与农民生产生活要求相适应的房型,供农民自己选择,引导农民在规划区内修建各具特色的住宅,形成不同风格的村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
中国农资供销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资供销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zgx.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3号
联系邮箱:zgnzgxw@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1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

客服: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