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的只是玉米、水稻、土豆等单一的品种,想像不出能发展到多大规模。然而,在黑龙江省兰西县榆林镇丰硕南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丰硕”程度,让我们震撼了一把。
三年种南瓜媳妇娶回家
眼下正是签订2012年合作社社员合同的时候,在榆林镇徐广斌的合作社办公室里聚集了十多个村民,有的伏在桌上看,有的聚堆在聊,有的在仔细研究种子。
一位30岁左右的农民进门后,径直走到桌前,拿出备好的合同,刷刷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他叫梁立国,村民带着羡慕嫉妒起哄说:他种南瓜“三年娶个媳妇”。他回应:“今年种少了,要是再多几十亩地,一年就能说个媳妇。”
梁立国说:头一年入社,因为是一个屯,又是亲戚,信任徐广斌的家底厚,但没敢多签,怕卖不出去,谁要那么多南瓜?还不烂在地里,谨慎起见,种了10亩,挺好,见到利了,一亩纯挣1200元。第二年20亩,一亩纯挣1400元。一看行了,今年包了25亩,一亩挣到2000元,“这回指定得多签,签它五六十亩。”
“大葱、土豆,都在窖里搁着,今年种南瓜种对了!”农民议论着今年的收成,旁边有人说:今年种30亩南瓜,明年准备包100亩地种南瓜。
有农民后悔:“今年都种上南瓜就好了。”“都种上南瓜?没合作社你也卖不出去!”不少人附和:“在理!”
徐广斌把烟递给刚签完约的村民,村民们说:“这哪儿行?合作社让我们挣着钱了,得我们给你买烟抽!”“百姓认可不认可,看实际效果,种南瓜赚了钱的村民,对合作社增添了信任。”徐广斌说。
加入合作社省车省马赚外快
省时省力省钱,还能打工赚钱。农民告诉我们:在农村没车没马不种地,种地还得花钱雇人,现在加入合作社统一耕种,车、马、雇工都省了,技术、种子,也不用自己操心了,种子合作社提供,从海南引进的,比当地的一亩多产1000多斤,出籽率还高,销售也不用自己拉到哈达去卖。南瓜大量上市时,农村妇女成为主力,一年下来,摘瓜也能挣两三千。
“从7月一直摘到老秋,亩产5000斤以上,在家门口就卖0.57元,以前自己开车去哈达卖才0.5元,还要加上人吃马喂,今年夏天客商坐门收,就不去哈达了,7月中旬南瓜一上市就有了现钱,孩子开学准备的钱提早有着落了。”
夏天忙时,合作社每天要发运350吨南瓜,最多时每天发7辆带挂的大车,少的时候也要3辆,今年共发了5000多吨。村民说:“跟前大货栈没有不认识徐广斌这个大客户的。”
徐广斌成立南瓜合作社得益于偶然结识的一名上海客商,他在哈尔滨哈达批发市场卖南瓜时,这个客商告诉他:南瓜市场很好,但需要“走量”,并说:“你有多少我要多少。”
2002年他组建了合作社,并起了“丰硕”这个响亮的名字。现在除了本村的,周边的,还有远到齐齐哈尔、安达的农民加入,社员发展到400多户,2011年入社土地面积1万亩,从签约情况看,2012年能发展到3万亩。
“夏天,每天十七八个客商吃住在这里抢货源,现在已经和加工厂签了2012年的订单,有4000多吨呢。”与客商的关系密切,让徐广斌对南瓜市场行情摸得十分清楚,他说:往年这个时候还没签这么多订单。因为南瓜国际市场形势看好,加工厂都开足了马力。合作社是专门对农民开放的,还有免税政策。“合作社‘走量’,不合作,就没有市场,没有希望,客商喜欢我们、农民喜欢我们!”
南瓜地里“长出”投资千万大项目
合作社办公室对面一排新房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徐广斌告诉我们:“那是厂房。”
他说,只卖南瓜原料产值低,琢磨怎么干赚钱多,就想到了“产业链”,聘请黑龙江商业大学教授研发南瓜粉、南瓜子粉、南瓜片、南瓜蜂蜜、南瓜煎饼,上了南瓜粉烘干机、煎饼加工机、粉碎机,与北京益民工贸成立股份公司,投资800万上了南瓜粉深加工,益民公司投入设备和技术,合作社投入土地和厂房,招工三四十人。
除了南瓜粉,2012年还要建年产1万吨生物菌丝体蛋白饲料项目、年产5000吨饲料项目,总投资2000多万,“南瓜茎糖度高,是上好饲料,龙年要大干一场!”合作社与北京益民公司联合后,雄心不小:争取两年时间在兰西建成产业龙头企业,五年内在全省铺开,最终在创业板上市。
长在庄稼院的农民工厂,让我们惊讶不小。
庄子说:“合则成体。”农民的专业合作社合出了力量,合出了市场,合出了前途,合出了“小农”变“大农”,也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合出了催生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新希望,也许,随着合作社队伍的做大做强,最终会成为我省农业产业化大军中的一支生力军。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