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社会力量 带动基层社创新
高碑店市杨漫撒供销合作社
杨漫撒供销合作社有在册干部职工6人,离退休职工19人,资产总额165万元,日用消费品加盟店9家,农资加盟户5家,另有日用百货、餐饮、农机具维修等门市4家,属于传统基层社中的强社。但该社基本上实行承包租赁经营,以开展传统经营服务为主,与农民合作很少。为进一步深化基层社组织体制改革,把杨漫撒供销社打造成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高碑店市社依据本地、本社实际,大力吸纳社会力量,完善社区服务中心,整合为民服务资源,建立新体制,打造新机制,建设了新型的杨漫撒供销社。
一、主要做法
(一)吸纳社会力量,建设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供销社本身就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因此,在基层社组织体制改革过程中,杨漫撒供销社以吸纳农民入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根本,依托基层社职工、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经纪人、镇村级干部、供销社各加盟店等组织资源,以四个只要(只要承认和遵守供销社章程、只要接受供销社的业务指导、只要愿意加入供销社、只要有较强的为农服务能力)为原则,以改造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为目标,以强社抓提升为思路,对基层社进行了组织体制改革,共吸纳农民个人会员9个,团体会员22个。新纳入的高碑店市北城农民技术协会就是受益者之一,该协会是一个以科研单位和农业企业为依托,集农作物新品种研发、繁育、推广、农业技术服务、产业化经营于一体的群众性合作组织,成立于2004年3月,会员由最初的51人发展到现在的6000余人,遍布全市13个乡镇、办事处及周边县市,具有很强的技术实力。但协会作为团体,组织松散、功能单一的先天性缺陷,已成为制约该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通过加入新型基层社,实现了与杨漫撒供销社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建立新制度,规范整体运营。新型的杨漫撒供销社成立后,按程序对原有的《章程》进行了重新修订,制定了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明确了社员的责、权、利关系,拟定了选举办法,并于2012年6月8日召开了成立大会,通过了《章程》,社员代表大会、财务管理等制度,选举产生了新的理事会、监事会领导班子。新的杨漫撒供销社,成员分布更为广泛,成员结构更加合理,领导班子成员中农民占到了80%,涉及区域内的各个阶层,制度健全,职责明确,为基层社的规范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机制保障。
(三)整合传统经营资源,完善服务终端。改革后的杨漫撒供销社依托高碑店市社日用消费品连锁配送中心、农资连锁配送中心,将辖区内9家日用消费品店、5家农资经营部社员,纳入了农资、日用品网络配送体系,实行四个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管理、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税费,为广大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的日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既净化了农村消费市场,又让老百姓享受到了安全、便捷、周到的服务。
(四)组建农民专业社联合社,构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杨漫撒供销社所在的北城办事处辖区内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涉及蔬菜购销、农机服务、粮食存储加工、种子推广等方面。杨漫撒供销社与当地农合联分会组织专门力量,对辖区内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走访、调研,填写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表、入会申请表,发放政策汇编等资料,逐一摸清专业社的运营情况和服务带动能力。在杨漫撒供销社的统一领导下,经过协商酝酿,按照自愿加盟、合作经营、产权不变、独立核算的原则,组建北城办事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同时,按照合作制原则拟定了《联合社章程》和选举办法,规范了社员权利、义务和运行机制,并于2012年5月5日召开组建大会,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结构,并作为团体会员加入到了杨漫撒供销社,成为了供销社引领区域内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新抓手和新载体。
二、改革成效
(一)广泛参与、农民受益。通过改革,实现了供销社与成员单位的信息、资源、市场利益的共享,赢得了农民的广泛参与。目前,杨漫撒供销社已推广小麦新品种5个,玉米品种7个,组织建设了万亩良种繁育基地,收获后以高于市场价格统一收购,并进行统一加工;还依托市农资连锁配送中心,以优惠价供应社员各类化肥1500吨,农药200吨。
(二)政府认可、提升形象。杨漫撒新型基层供销社是依托各类专业社、龙头企业、农民社员建立的,它扎根在农村、服务于农民,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与农民的距离,延伸了供销社服务三农的职能,也为当地党委政府当好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领路人,农民增收致富的助推器,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认可,彰显了新型供销社的职能、地位和作用,树立了有作为的新形象。
(合作指导处)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