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产业协会 重建新型供销社
顺平县台鱼乡供销合作社
台鱼乡是顺平县桃园之乡,年产鲜桃1000多万公斤。过去由于农民生产经营分散,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联系较少,缺乏统一的生产信息指导和市场管理,农民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当地桃种植产业的发展。针对这种现状,顺平县供销社顺势而为,按照省、市社创建新型基层社的要求,以桃产业协会为依托,建立了台鱼供销社,初步形成了供销社+产业协会+农户+市场的经营服务模式,有效带动了当地桃产业的发展。
一、依托产业协会,组建新型基层社
为更好的服务当地农民,进一步带动台鱼乡桃产业化的发展,县社充分发挥台鱼乡桃产业协会在信息、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以协会为依托,吸纳望蕊山庄生态园林有限公司和52户桃树种植大户加入成立了台鱼供销合作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台鱼乡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和农合联乡镇分会,以维护供销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合法权利。新成立的基层社吸纳股金43.3万,其中县社入股10万元,两个团体社员各入股5万元,农民股金23.4万元。2012年5月20日召开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台鱼乡望蕊山庄生态园林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桥为台鱼供销社主任,选举台鱼乡桃树种植大户刘小广、刘登宇为副主任。并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台鱼乡桃产业协会成员杨艳虎、杨专乾、刘玉录、宋金台为理事会委员,原供销社职工李美生为监事。办公地点设在台鱼乡桃产业协会,设立了理事会办公室、会议室、和农民科教培训室等办公场所,有效保障了基层社的正常办公。
为使新型基层社有章可循,社员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了《供销合作社章程》、《财务管理制度》、《盈余分配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办事程序,做到了产权清晰、管理透明,保障了基层社的良好规范发展。
二、开展三个对接,全力服务三农
台鱼供销合作社成立后,以扎根农村,服务农民为出发点,本着一切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开展了一系列服务。
一是产前农企对接。为降低鲜桃生产成本,台鱼供销合作社积极扩大与外界的联系,经过不懈努力,直接与唐山一家果树肥厂家建立了业务关系。通过农企对接,化肥厂直接以出厂价将380吨果树专用肥送入供销社农资配送库,减少了中间费用,使广大社员得到了极大实惠。
二是产中农技对接。为了提高鲜桃的质量和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台鱼供销合作社利用台鱼乡桃产业协会和台鱼乡望蕊山庄生态园林有限公司的有利基础设施,多次聘请石家庄、保定等地农业种植专家到台鱼村,积极指导农民科学预防、治理各种病虫害。截止目前,已对农民进行现场科学生产指导8次、培训生产技术360人次,免费为农民提供测土施肥配方300余份。同时培训6名当地有实践经验的农民,成为农技师,并设立了农事顾问所,为农民提供日常生产经营咨询服务。在供销社的大力支持下,宏桥牌鲜桃已经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三是产后农超对接。为拓宽销售渠道,台鱼供销合作社千方百计为农民跑销路,闯市场。目前已与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周边大城市的大型市场、商场建立联系,还使宏桥牌鲜桃打入北京的大型超市。通过农超对接,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也丰富了周边城市的市民餐桌。
三、助农增收致富,彰显服务三农实力
台鱼供销合作社通过改革创新,不仅增加了农民收益,而且对当地桃树种植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仅社员人均收入一项就较去年增长了500多元,当地经济总收入增加了10多万元。通过基层社组织体制改革,不仅给农民带来了实惠,而且使供销社的组织、人才、网络等各方面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彰显了为三农服务的实力,提升了供销社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获得了广大农民社员的认可和政府的支持与肯定。(合作指导处)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