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荔花满山坡。
近日,笔者在畅好农场二队职工荔枝园里看到,荔花在竞放,社员在忙活。笔者随机走访了几位社员,他们都说着意思相同的一句话,是合作社为咱们插上了致富的翅膀。
“是合作社帮助我扩大了种植面积”。社员李安阳说,他现拥有近1000株荔枝、400多株龙眼,加入合作社后,合作社出面帮助他获得国家贴息的银行贷款5万元,他拿到这笔款后,立即开发周边陡峭的荒山,种植了700多株槟榔。李安阳还说,有了这笔钱,他还对果园加大了投入,给果树予足够的“营养”,从目前的开花情况来看,如果没有遇到恶劣的气候,今年的荔枝产量要比往年增产三分之一。据笔者了解,该合作社自去年6月设立以来,由原56户增加到87户入社,合作社分批帮助78户社员每户获得国家贴息银行贷款5万元,共390万元。农户拿到贷款后,主要用于加大果园投入、安装微喷灌设施等,对果园逐浙过渡到标准化生产。社员黄文忠说,他的200亩果园,过去人工浇一次水要3天时间,现在把水龙头开关轻轻一拧,什么也不用管了。据了解,像黄文忠一样安装了微喷灌设施的就有32户,面积1000亩。
“如果没有合作社的技术指导,我这块荔枝园今年就无望丰收了”。黄良政社员说,别人的荔枝园满树都是花,而他的既开花又抽芽,相互“抢吃”。合作社的李春池理事长、肖湘林副理事长等及时赶到他的果园观察,并指导他用“易得花和乙烯利混合剂”喷洒“杀芽”,灭掉了不断生长芽叶,赶在开花有效期限内增开新花,他说,今年产量估计不会少于去年甚至略有增加。据笔者了解,往年果农管理荔枝都是“各自为政”,有了合作社后,社员的果树实行统一管理流程,即是统一施肥、统一农药和喷洒时间,统一“磨芽”等。肖湘林说,正因为有了“统一”,才会有荔花满山坡的美如画。
“加入合作社,使我一次就增收了2万元”。社员王丙进说,去年6月份成立合作社后,正值龙眼开始收获上市,4个收购老板一天一个价,一天比一天低,仅三天时间,每斤就从6元低至4.5元,合作社理事会不甘社员受“哑巴亏”,立即研究对策,给社员谋取最大利益,李春池、肖湘林两位正、副理事长决定到海口南北水果批发市场“碰运气”,联系、约会以往有过交易的老板。见面如同久逢的朋友,老板认知畅好的龙眼,老板决定以每斤5.5至6元收购,直至收完为止。社员听到这消息,脸上的“阴霾”一扫而光地“灿烂”起来,在不足一个月时间内,合作社为入社18户社员销售龙眼25万公斤,平均每公斤增收2元,共增收50万元。王丙进说,他收了2万斤果,增收了2万元,这对一个果农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评论 |
|